2022 年我的 Macbook 裝了哪些 App?

今年初買了最新的 Macbook Pro,速度實在太有感提升,變得無法忍受本來的 2018 Macbook Pro。前兩週花了點時間重灌舊電腦,順便紀錄一下我到底在電腦裡灌了什麼軟體,想說也許可以發一篇文章介紹我用的工具。 這邊先把我兩台電腦目前安裝的軟體全部列出來,大家有沒有對哪幾個工具或問題特別感興趣,我之後文章可以多寫一點。 生產力小工具 這邊是一些提升生產力的小工具,裡面我目前使用率最高的就是 Raycast,這是我做所有事情前的第一步,一天至少用 100 次不誇張。視窗管理軟體我是用 Rectangle,雖然 Raycast 也有視窗管理功能,但 Rectabgle 的 repeat 功能和 focus mode 我覺得很好用。 剪貼簿管理軟體我使用的是 Copy ’em,因為它是少數可以複製好幾項東西,並且一次全部貼上的軟體。我記得 Paste 也可以做到這件事,但我對剪貼簿軟體的需求沒有強烈到願意使用訂閱制方式付費。 Raycast Rectangle Bartender 4 Copy ’em 1Password MonitorControl 筆記軟體 我最主要使用的筆記軟體是 Logseq,我所有的待辦事項、筆記、想法都記錄在這邊,是我目前覺得最能實現 #卡片盒筆記法 的工具。但卡片盒筆記法就像人的腦袋,它是由許多片段的資訊串連在一起,就像一個網一樣。你自己看也許覺得很合理,但其他人卻無法理解。所以在遇到需要和別人溝通協作的時候,我就會使用 Notion。 Heptabase 是我今年新認識的筆記軟體,是台灣人創立的公司,當時在星箭廣播上聽到創辦人 Alan 的分享 就覺得這人好聰明。視覺化的做法很有趣,但目前還在研究使用情境,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境使用。 Logseq Notion Heptabase 文書軟體 Sublime Text...

April 14, 2022 · 1 min

台灣新創的困境,YouTube 創辦人陳士駿的兩個論點

期待這期大慶證券雙月刊很久了,從一開始知道要訪談 YouTube 共同創辦人陳士駿,到後來聽說談話內容很 harsh。都讓我等不及想知道陳士駿怎麼看待台灣的創業環境。 既然 harsh,一定是提出了台灣創業團隊或環境的問題。這邊整理兩個陳士駿主要的論點,以及我自己的想法。  台灣的創業團隊策略有問題 台灣創業團隊只關注本土市場。就算關注海外市場,策略也有問題。 應該所有台灣的創業家都認同台灣市場很小。如果想要做大,一定要直接或間接地走向國際市場。儘管如此,還是很多創業家會認為我們可以先在台灣測試,等到成功了,我們再走向海外。 但陳士駿指出這個策略有個很大的問題,如果一個好的概念在一個國家成功了,其他地方一定也有人在做。當你抵達新市場,這個概念早已升級到更好的版本。而且在品牌、通路、在地化等條件都已遙遙領先你。 反觀其他國家,香港和新加坡因為內需市場很小,一開始就會考慮國際化。韓國則是知道其他文化想要什麼,因此他們的音樂和內容產業能夠先在國內滿足生存需求,然後再放眼國外市場。 這個問題我在兩年前也提過同樣觀點 。為什麼台灣沒有專業的天使投資人?因為專業的天使投資人想找達到 PMF 的產品,而且在五、六年內可以成長 50 到 1000 倍的公司。而這兩件事在台灣都比美國困難許多。 先講 PMF,假設一個 SaaS 公司,有 1000 個客戶我們認為它達到基本的 PMF。這 1000 個客戶佔台灣人口數的 0.004%,佔美國人口數的 0.0003%。在說服對方購買機率相同的條件下,顯然更大的市場,更容易達到 1000 個付費客戶。 更別說顯而易見的市場天花板。全球 GDP 2014 年 77 兆,台灣 2017 年 GDP 5726 億,只佔了 0.7%。先從美國開始並成功的公司,幾乎都能達到一定的規模,由於文化因素,英文語系的世界不需要太大調整都可以吃下來。但在台灣就算成功,不管要去哪幾乎都要從很前面開始,而且規模也很難跟當地對手競爭。 這個問題怎麼辦?我覺得很難。 要逃脫這個陷阱,就是不要專注在台灣,一開始就要看向更大的市場。然而人的行為不是利益驅動,而是風險驅動。我們不會去找「最大利益」的路,而是找「令人滿意的利益,但是風險最小」的路。而台灣市場雖然不大,卻剛好滿足這點。創業者一開始不會因為吃不飽的原因而被迫鎖定海外市場,我們就算只鎖定台灣這個比較熟悉的環境,一樣可以吃飽。 這跟《槍炮、病菌與鋼鐵 》想要傳達的概念有點像,地理因素對你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不管科技把世界推得有多平,它永遠都不是平的。正如你以為的自由意志選擇,往往都不是很自由的選擇。 陳士駿提到韓國的例子,也許這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方向。但韓國是傾全國之力達到文化輸出,台灣要複製這個環境不見得比較容易。  台灣環境和文化的問題 陳士駿提到的第二個論點則是環境和文化問題,他認為台灣的新創生態圈不及矽谷,台灣雖然有資金跟工程師,但沒有足夠的專業財務、業務、行銷、公關團隊。就算創業者有好的概念,也不容易一次到位。 當產品要鎖定某個市場,它需要理解這個市場的文化。比起慢慢培養人才,直接找熟悉這個文化,有相關企劃和經驗的人更好。他說:「在矽谷那邊,一個人的履歷,你可以看出他在 PayPal、Google 或 Facebook 做過某些企劃和經驗,那你就可以決定聘請與否,但在這裏(台灣)你就比較難找到。」 這讓我想到中國的喜茶。喜茶是中國的連鎖手搖飲品牌,主打產品是芝士奶蓋,現在全球一共有 695 家門市。他們透過社群及口碑行銷,在市場中快速崛起。問題是,他們早期雖然有創新的產品,卻沒有足夠規模化和增加效率的能力。喜茶前幾年因為排隊太久,在網路上一度被質疑「花錢雇人排隊」,引起不小爭議。 資料來源 這個問題怎麼辦?就像前面陳士駿說的,比起慢慢培養人才,直接找有經驗的人更快。⁣試問,哪間飲料公司最能處理增進門市效率以及規模化的問題?沒錯,星巴克。所以喜茶找了原先星巴克營運總監張駿擔任營運中心總經理,找了星巴克華南區營運總監張海龍擔任高級副總裁。 中國身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世界頂尖企業只要想吃這塊餅,勢必得在當地培養各方面的頂尖人才。這也讓中國現在擁有足夠的人才組成快速擴張和走向國際的團隊。但在台灣,雖然工程師和資金不錯,卻不足以組成一個各方面頂尖的團隊。 文章的最後,陳士駿說:「要改變現實?買一張機票去矽谷會更容易。」看來,台灣在發展新創產業上還有不少路要走。

October 6, 2021 · 1 min

我們都是環境的產物

為什麼你應該傾盡全力進一個好環境 人往往過於低估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力。換言之,高估自己的自制力 有意識地決策很消耗能量,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選擇是無意識的 人在無意識的情況,容易選阻力最小的路,也就是大家都在做的那條 當你低潮時,壞的環境會將你往下拉,而你會逐漸習慣;好的環境則會撐住你 環境就是人與人相處的文化,所以你幾乎不可能改變它(尤其當這個環境人很多的時候) 一個人會同時處在多個環境,但家庭跟工作是最主要的兩個 要待在哪個環境,是人生最重要的選擇之一 好消息是,你永遠有機會選擇;壞消息是,人往往覺得自己沒得選擇 Relevant Note: 你 = 習慣 + 身邊的人 + 環境

March 21, 2021 · 1 min

比起其他技能,學習投資更需要專家的回饋

眾多學習法中,最有效的學習方法之一就是刻意練習。刻意練習的關鍵在精準和專注,比起一般的「練習」,刻意練習特別把弱點抓出來,有目標地針對弱點強化。刻意練習的英文 deliberate practice,本身就有「有意識的」、「慎重」、「謹慎」的意涵。 刻意練習有四個步驟:設定具體目標、專注、反饋、調整。其中三個是自己可以掌握或決定的,唯一不能操之在己的就是「反饋」,反饋需要 「有專家眼力的人」幫你找到具體的改進方法。Daniel Goleman 説:「沒有這樣的反饋,你就沒辦法躋身頂流之列。」在專家的指導下,我們可以拋開錯誤的觀念和壞習慣,在最短的時間內抵達目的地。 跟其他技能比起來,學習投資對專家有更高的需求。如果想要學好投資,有專家給投資回饋非常重要。如果今天我們訓練別的技能,我們可以很快從結果得出我們做得好不好,然後想辦法做出調整改進。但投資不是。我們很難從投資的結果上得到讓我們改進的回饋,原因有兩個:投資得到回饋的時間太長,以及投資的結果(報酬率)運氣佔很大比例。 如果今天我們每天練 20 次投籃,一個月可以練習 600 次,得到 600 次的成果回饋。但如果今天是做基本面的股票投資,每一筆交易可能都要等半年到一年,甚至更久才會知道當初判斷正不正確。得到的回饋數量遠小於其他技能的練習。 投資得到的回饋數量很少已經是一大缺點了,另一大缺點就是回饋的品質。短期投資報酬率主要跟運氣有關,三年內的投資報酬率基本上跟投資技能沒有太大關係。儘管我已經投資十年了,我仍然知道我過去的報酬率主要是來自運氣,不是實力。Michael Mauboussin 在《成功與運氣》裡畫過一張圖,從上面看得出來比起球類運動,投資對運氣的依賴比較像賭博。換句話說,我們從市場上拿到的回饋,不只數量很少、很久,而且品質還很差。 如果沒辦法從市場得到有效進步的回饋,專家反饋就變得更加重要。⁣我們最近弄「財報狗學院」,就是希望做這樣的嘗試。學員每週都要解析研究報告、研究產業和議題、針對潛在投資機會做進一步分析和評價。這幾個任務每週也都會拿到相對應的回饋,不管是分析的角度或深度,甚至是表達的架構和文字,都會有更資深的人給予建議。例如財報狗學院現在整理的《台美股一週產業大事 》,就是學院計畫的產物之一。 Anders Ericsson 發現他所研究的各領域傑出人物都是透過刻意練習所訓練出來的,希望財報狗學院計畫之後也能夠發展出一套有效提升投資技能的方法與系統。 如果對以上內容有興趣,除了文中提到的《刻意練習》和《成功與運氣》,也可以看看《讓思考變得可見》。我想對於增進投資能力的思考,以及設計訓練投資能力的系統應該會蠻有幫助。

March 16, 2021 · 1 min

Clubhouse 販賣的產品,就是他們的投資人

語音聊天室都出現多久了,現在 Clubhouse 憑什麼這麼紅? 一個邀請制的產品,不到一年 WAU 兩百萬人,顯然有 Product Market Fit。它跟其他語音聊天室差在哪?Clubhouse 最有趣的點,就是它是一個投資人成功加值產品的案例。Clubhouse 販賣的產品,就是他們的投資人。 攤開 Clubhouse 的投資人,Elad Gil 和 Naval Ravikant,前者是專門輔導新創公司從 1 到 100 的天使投資人,後者是 Twitter 100 萬追蹤的矽谷心靈成長導師。更不要說主要領投的 a16z,除了創辦人 Marc Andreessen 跟 Ben Horowitz,光是負責這個項目的 Andrew Chen 跟他那群成長行銷好朋友,就有多少產品人把他們的話當聖經。 Clubhouse 第一階段的產品,就是請他們的投資人上來用。光是讓他們的投資人定期在上面跟朋友聊天,就足以吸引一大票使用者。 這個模式他們也不是第一個,上一個我想到的是 2017 年的 Whale。這是一個短影片的 Q&A App,其實跟現在 Instagram 限時動態回留言差不多。創辦人是 Twitch 的共同創辦人 Justin Kan,當時也是請了一堆新創 KOL 好朋友時不時上來回答問題。只是它是單向的短影片問答,對這些 KOL 來說樂趣比較少,之後頻率越來越低也就沒了。 以產品經理角度來看 今天中午聽到 Elad 跟 Naval 討論 Clubhouse,他們提出的另一個觀點我也覺得蠻有趣。他們說 Clubhouse 比起一般的語音聊天,有更明顯的等級:管理員、講者、聽眾。正因為有明顯等級,才會有良好的溝通。很多人做產品或開公司都想要扁平、沒有階級。但只要人多,這就只會造成混亂。良好的階級安排才會有良好的溝通。 在《社交新思維 》這本書裡面,作者提到社交有四種成本:範圍、呈現、搜索、溝通。當我們嘗試降低其中一個成本,就會提高其他成本。正因為這些方案之間的權衡會削弱社交方案的有效程度,所以不會有一個平台為所有社交場景提供解決方案。 Clubhouse 透過房間的等級制度,提高大多數人的呈現成本,這才能凸現他們真正在賣的產品——他們的早期投資人以及後續加入的 KOL。 一般的聊天室是試圖讓大家交到朋友,Clubhouse 不是,就像所有的知識付費一樣,它就是在販賣資訊焦慮。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現在還看不到明顯的商業模式。一般的知識付費商業模式是什麼?KOL 收錢賣知識,平台抽成。但 Clubhouse 上的 KOL,那可是真正的有錢人。要花多少錢才會讓 Andrew Chen 和 Naval 願意時不時拉自己的朋友上去聊天,算一算也知道這根本不太可行。...

February 2, 2021 · 1 min

履歷是你的人生故事,不是規格書

當我們想到求職的第一件事,就是準備履歷。一般來說,這份檔案上會有姓名、聯絡方式、學歷、工作經歷等等。大部分的人在準備履歷,就是把這份檔案當填空題,將上面講的這些的欄位填滿,履歷就完成了。可惜,這不是最好的做法。 什麼是好履歷 什麼是好的履歷?很多人會用不同形容詞回答這個答案,精簡、能夠表達特質、能夠表達專業。這些都提到了好履歷的一小角,但不夠全面。 對我來說,只要能幫助你進入下一關的就是好履歷。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在講怎麼寫一篇好文章,裡面提到,「好的標題就是會吸引人看文章第一句話,好的第一句話就是會吸引人看第二句話,這樣一直到文章結束。」 履歷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能讓你有機會進到下一關面談,只要能達到這個目標的,都是好履歷。 為什麼一般的履歷寫法不夠好 常見的履歷可能像這個樣子: 我們在履歷上說我們在什麼時候,做了什麼事,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負責什麼、用什麼技能。 這基本上就是一份規格書,跟我們買手機、電腦時,上面附的規格書差不多。上面寫你會做什麼、你有哪些技能、你的出廠日期是多少、你是如何被製造的? 但規格書就是用來比較的,這樣的履歷,很容易拿來跟其他份履歷比較。這份規格比較好,那份規格比較不好,「人」的因素都不見了。當我們交出一份規格書,招募的人當然只能透過比較規格,判斷你能不能進入下一關。 當然,如果你的經歷就是碾壓其他人,直接用這樣的履歷有很大的優勢。否則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陷入一個容易被比較的環境上,就有機會因為不如人,在履歷這關被刷掉。 公司要的不是只有技能,公司要的是「人才」。就如同我們人有很多面向,不是只透過履歷上面的規格就能完整定義。很多時候履歷被刷掉,不是因為你沒有潛力、不夠聰明、能力不足。只是因為你提出了一份描述你目前技能的規格書,而這份規格書不如其他規格書而已。 記得,只要能幫助你進入下一關的就是好履歷。審履歷是初步的篩選,只要讓他們有興趣願意跟你聊聊,沒有找到刷掉你的理由,你就有機會進入下一關。 履歷是你的人生故事,不是規格書 要怎麼讓你的履歷不再讓招募者容易跟其他履歷比較,同時又讓他對你感到好奇,想找你聊一聊呢? 答案就是說故事。⁣故事不是指要寫一段自傳、關於我。看履歷的節奏很快,它適合條列式的內容,不適合寫一段文字。 故事有很多種寫法,十萬字有十萬字的寫法,一千字有一千字的寫法,一句話也有一句話的寫法。履歷,就是要用一句話的寫法。用一句話,講一個故事。 以我的履歷來說,就算是講同樣的內容,只要加一兩句話帶出實例,就能將這份履歷增添許多色彩: 用實例說明特質、技能 有些人喜歡在履歷加有一個技能或特質區塊,寫自己會哪些技能,以及自己的人格特質是什麼。 這個區塊老實說我覺得不會加太多分,甚至特質部分可能會有一點小扣分。想像一個人如果在履歷上寫「特質:樂於溝通、喜歡團隊合作、有領導力」,你大概會懷疑他真的有這些特質嗎? 不管是特質或技能,最好的方法還是透過故事、實例來表達。總而言之,履歷要抓住三個點: 用故事傳達你的特質 用經驗證明你的技能 製造畫面、起伏,加強描繪想讓人記住的點 面試跟履歷有什麼不一樣 通常在面試階段,公司會根據履歷上的經歷,去詢問更詳細的問題,或是問過去比較難的專案、成功的專案等。這些問題對應徵者來說,最重要的是表達出自己有足夠的技能,以及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面試就是說更長、更精彩的故事 如果沒有故事,那面試過程對公司來說就是 check box,跟其他應徵者比起來沒有識別度。 一般來說,一份履歷 10 秒鐘就算看很久了,面試則常在 30~60 分鐘以上。因為時間更長,你可以將你的故事說得更精彩。 要怎麼讓故事變得精彩?答案是衝突與挫折。⁣就如同白雪公主不能沒有壞皇后,復仇者聯盟不能沒有薩諾斯,當你在回答問題時,記得要把當時的情境描繪出來,講清楚當時的限制以及困難,你把遇到的困難講得越具體,越能讓面試官體會當時的艱辛,你後面的成果就越耀眼。 任何吸引人的故事,一定會有衝突和挫折,就算是任何對手都能靠一拳解決的琦玉老師,仍然會遇到坎坷的英雄之路,以及外人的冷嘲熱諷。 講完困難點後,記得說你當時的心態是什麼、做了什麼、成果如何,以及學到什麼。 如果說履歷的目的是不要讓別人刷掉你,那面試的目的就是告訴公司為什麼非你不可。對許多公司來說,領導力和團隊協作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如果在你描述的故事中,能夠帶出你這方面的能力,對公司來說會是很加分的一件事。故事是為了引人入勝,重點是讓面試官對你的專業能力和特質留下深刻印象,覺得你是一個不可錯過的人才。 其實上面這些東西不只用在履歷和面試上,履歷就是用一兩句文字讓別人認識你,它不一定是那一份求職的檔案,也可能是名片、Facebook 簡介;講一個自己的好故事也不只是面試會用到,可能是社交場合的自我介紹、演講的開場。 關於履歷,我前兩年發過兩篇 Facebook 動態分享一點小想法: 不是履歷教學 履歷的設計和格式

December 19, 2019 · 1 min

為什麼 Netflix 茹素的力量沒有那麼科學,你應該為了健康和運動表現吃素嗎

最近 Netflix 茹素的力量(The Game Changers) 紀錄片很紅,我身邊好幾個朋友看了這個紀錄片後也開始嘗試吃素,或問我對吃素的建議(為什麼會問我啊,我看起來像飲食很健康的人嗎?)。 我通常會回答「你可以試試看一天吃一餐素,應該會有正面影響。如果不喜歡再放棄也沒差。」 我自己當時看完紀錄片也對吃素的概念躍躍欲試,不得不說製片詹姆斯.卡梅隆拍的很有煽動力,訪問了不同運動領域的菁英,讓觀眾知道有很多頂尖運動員吃素,營造出吃素不吃肉對你的健康、運動表現很好的氛圍,對於有在追求健康或增進運動表現的人來說,這是非常有誘惑力的。 可惜的是,儘管紀錄片引用了很多科學研究和論文,但它傳達的訊息卻不完全正確,不管是引用的論文,或是作為吃素能增進運動表現的推論,都存在一些瑕疵。 有些人出自於環保或人道理由選擇吃素,這些動機令人敬佩,但不代表這個紀錄片中的錯誤就可以被忽視,或證明吃素對健康、運動表現有明顯好處。 這篇文章分為三大塊: 沒有可信證據證明吃素對健康和運動表現有益 健康者效應(The healthy user effect) 為什麼我還是鼓勵增加素食餐比例 沒有可信證據證明吃素對健康、運動表現有益 我在推薦 podcasts 的文章 裡介紹過 Peter Attia,他是我很喜歡的一位醫生,專門研究長壽和健康,客戶包含明星、頂尖運動員、創投等,他不只看大量最新的學術研究,自己也有一個研究團隊,在這領域上非常專業。 他有一篇文章 表達對這個紀錄片的反對立場,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嚴謹的研究方法。任何健康的飲食都是在三個維度下做限制 :食物、時間、卡路里。然而大多數美國人卻對這三者毫無限制,以漢堡、Pizza、炸雞、氣泡飲料為主要卡路里來源,當這些人改為吃素,在食物的選擇上就少掉很多炸物和精緻碳水,卡路里通常也會降低。 這樣的飲食很可能會讓他們感覺變好,然而這不代表吃素就一定比吃肉還要好,只是因為原本的飲食太不健康了,所以當他們在食物和卡路里這兩個維度下做限制,會產生正向幫助。 影片中一位重量級拳擊手 Bryant Jennings 說,他以前主要的食物是炸雞,當他開始轉變飲食習慣時,基本上他就是從垃圾食物轉變為原型食物。 在比較科學的研究上,頂尖的重量訓練學者 Dr. Brad Schoenfeld 在 Instagram 上指出,目前研究沒有可信證據證明吃素比雜食健康,在運動表現上,甚至沒有任何研究證明吃素比雜食好。尤其對需要力量的運動員來說,作為儲存能量來源的肌酸,主要是透過吃肉來獲得,吃素如果沒有透過額外營養補充品,很難取得足夠的肌酸。 另外還有幾項吃素容易缺乏的營養素,包括 B12、魚油、鐵、鋅,通常也需要透過額外補充才能達到需要的量。 紀錄片中引用的論文,很多在研究方法上,或是作為不吃肉比吃肉好的推論上,有許多瑕疵,以下是主要三項。 研究方法不夠好 研究方法的瑕疵通常表現在四個面向上,第一個是實驗樣本數的不足,許多實驗樣本只有 10、20 人,這麼小的樣本數沒辦法代表大眾結果。 第二個是在控制組的篩選上並沒有做好,就像上面提到的,沒有篩選控制組在卡路里或食物的攝取上要相近,這樣的實驗變成是比較垃圾食物跟素食,而不是吃肉跟不吃肉。 第三個研究瑕疵是實驗組的篩選,例如影片中其中一個對結腸癌的研究 ,這是針對一個基督教的教派的飲食習慣,這個教派不止鼓勵吃素,同時也鼓勵戒菸。像這樣的研究,你很難單純判斷是不是吃素的影響。 第四個研究瑕疵是比例和絕對數字上的差異,在一些統計上看起來相對顯著的差異,實際可能是 0.38% 和 0.54% 的差異 ,這樣的差異是否大到要不吃肉,這也是一個被忽視的點。 研究是講特定蔬果的好處 影片中提到許多蔬果對健康有益的研究,這些蔬果包括可可、眾多莓果、甜菜、酪梨,然而這些研究只說這些蔬果對身體某方面的好處,如果想從這些研究中獲益,只要增加攝取這類食物的比例就好了,不需要不吃肉。 其中一個研究指出甜菜對高強度間歇運動有幫助,實際去看研究內容,它其實是說補充一氧化氮對阻力訓練有幫助,結論是攝取硝酸鹽補充品可能可以增加阻力訓練的表現,而不是說吃素很好。 尤其硝酸鹽不只可以從甜菜中獲得,也可以從牛、豬、雞的肝臟、鮭魚、鮪魚中獲得。 我們可以多吃這類蔬果,但不代表不能吃肉。 研究是說蔬菜、原型食物為主 影片後段有一些研究是均衡飲食、原型食物跟加工食品的對照,同樣的,這是加工食品與非加工食品的比較,而不是吃肉與不吃肉的比較。這些研究告訴我們要多吃原型食物,而不是只要吃素。 更多研究討論 我這邊只整理出三項主要的瑕疵,如果想看更詳細的討論,可以參考這幾篇文章: Debunking the Game Changers with Joe Rogan The Game Changers Review – A Scientific Analysis 健康者效應(The healthy user effect) 健康者效應在前面有稍微提到一點,這類飲食研究,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忽略了健康者效應。...

November 30, 2019 · 1 min

2019 年推薦的 40 個商業、投資、自我成長 podcasts

為什麼要聽 podcast?因為它是最能得到第一手實務分享的管道。 大部分在業界實作的人,沒有太多時間寫書或寫文章分享,如果想要學習他們的經驗,podcast 就是很好的管道,因為大部分的訪談都在一個小時以內,很多沒時間寫書或寫文章的分享的人,會願意透過這一個小時的訪談分享他們的經驗。 兩年前寫過一篇文章 Airpods 跟推薦 5 個創業 podcasts 分享推薦 5 個我在聽的 podcasts,這篇文章更新一下 2019 年我在聽的 podcasts。為了讓大家對每個 podcast 有個大概的認識,更容易找到自己可能感興趣的節目,我將他們分成 6 大類,如果你只對單一主題感興趣,可以直接到對應的主題查看 這份名單一共有 40 個,都是我比較常聽的,另外還有很多比較少聽的就不列了。排序不沒有特別的規則,大部分的 podcast 我都是看標題決定要不要聽,或是聽 10 分鐘看看有沒有興趣,有興趣才會繼續聽。 如果懶得看完這 40 個 podcast,文章最下面有列出我最推薦的 3 個 podcasts,可以直接捲到最下面看。  新創、科技 新創跟行銷我覺得很難區分,兩邊都會給我工作上的靈感。最後決定內容如果是偏向創辦人、CEO、創投,就把它分在新創;如果偏向某種成長行銷的觀念、技術或手段,就把它擺在行銷。 Masters of Scale with Reid Hoffman 這是 LinkedIn 創辦人 Reid Hoffman 主持的 podcast,製作非常精緻。內容是訪問他的大牌朋友們關於公司成長的經歷,嘉賓包括 Facebook 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Airbnb 創辦人 Brian Chesky、Netflix 創辦人 Reed Hastings、Instagram 創辦人 Kevin Systrom、Uber 現任 CEO Dara Khosrowshahi。 How I Built This with Guy Raz 這是 NPR 做的節目,訪談創辦人的創業故事。上面講的 Master of Scale 主要是針對矽谷的科技公司,How I Built This 則不限於任何領域,過去訪問過的嘉賓包括 TOMS、Whole Foods、WeWork、TRX、Dyson 的創辦人。...

August 6, 2019 · 4 min

為什麼給你更多的資訊,做的決策反而更糟糕

在許多領域,我們認為你知道的越多,做出的決策會越好。投資領域更是如此,大家都想取得資訊優勢,你知道的越多、越深,就越有可能達到高報酬率。 然而在許多情況下,更多的資訊不等於更好的決策。 更多的資訊提高的是準確度還是信心? 一位心理學教授保羅・斯洛維奇做了一項實驗。他找了八位賽馬專家,請他們在四回合共 40 匹馬的賽馬中,預測哪一匹馬會獲勝。 想要準確預測賽馬,需要知道很多資訊。但在第一回合,他們只能選擇 5 個資訊。專家可以各自決定自己要獲得哪 5 種資訊,例如不同匹馬去年的速度、騎師的體重等等。 他們不只要預測哪匹馬會獲勝,還要說出他們有多少百分比的信心。如果是隨便猜,10 匹馬任何一匹的獲勝機率是 10%,照理說信心應該也只有 10%。 在第一回合只有 5 種資訊的情況下,專家們平均猜對的機率是 17%,這比隨便猜多了 70% 的準確率,是很好的結果。而且他們平均的信心是 19%,跟他們猜對的機率差不多。 接下第二回合,他們可以選 10 種不同資訊,第三回合可以選 20 種,第四回合可以選 40 種。 令人驚訝的是,儘管每一回合得到的資訊越來越多,他們的勝率卻沒有提高。相反的,他們的信心程度隨著資訊量變多而不斷提高,第四回合他們平均的信心是 31%,幾乎是第一回合的兩倍。 另一個類似的實驗是在 2008 年,一項研究找了幾位美式足球愛好者,要求他們預測在接下來的比賽,哪一隊會獲勝。 第一輪隨機給這些人 6 項資訊,每個人拿到的資訊都不同,他們必須獨立做出判斷。第二輪他們又多獲得 6項資訊,他們可以根據這些新資訊,調整對比賽的預測。實驗一共有 5 輪,所以這些愛好者最多會獲得 30 項資訊。 跟上面實驗相同,除了預測哪一隊會獲勝,這些足球愛好者也必須回答他們對自己預測的信心。結果跟上一個例子一樣,隨著資訊變多,他們唯一提高的是信心,而不是準確率。(有趣的是,儘管得到更多的資訊,大部分的人卻沒有因為資訊更改他們的預測。更多的資訊只是加強他們對自己原先預測的信心。) 預測的信心和準確率:資料來源 過高的信心會影響你的行為 看到這邊要注意一件事,不要認為多的資訊雖然沒有提升判斷準確度,但也沒有降低,所以頂多只是雞肋,並不有害。在這兩個例子中,資訊量的增加都沒有提高判斷的準確度,但卻讓我們有了莫名的信心。這就會導致我們對自己的決策過度有把握,結果壓了比較大的賭注在上面,提高決策錯誤可能會造成的損失。 對一件事情做完判斷,並不代表這件事就結束了。通常做完一個判斷後,接下來會有對應的行動,例如花錢投資某一個商品,或是花時間做什麼事。過高的信心會讓你願意投入更多資源,例如投資更多錢,或是花更多時間。但這樣的下場就跟一個把身家拿去買樂透的人一樣,將過高賭注放在一個不確定性極高的地方,往往不會得到好的結果。這些增加的資訊雖然不影響我們判斷的準確度,卻會影響我們的行為。 但是,這還不是資訊增加造成最負面的影響。在一些例子中,它會影響你判斷的準確度。 無用的資訊會影響你的判斷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和另一位心理學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做過另一項實驗。他們問受試者,現在有 100 個人,其中 70 個是工程師,另外 30 個是律師。如果從中隨機挑選出 1 個人,這個是律師的機率是多少? 100 個人之中有 30 為律師,答案是 30%,受試者可以正確地回答出來。如果今天再做一次實驗,把數字變成 70 個律師、30 個工程師,受試者一樣可以回答正確的答案,有 70% 的機率是律師。 但是如果今天告訴他們,選出來的人叫做「迪克」,而且告訴他們迪克這個人的簡介。儘管這些簡介跟職業沒有關係,對受試者判斷迪克的職業毫無幫助,但受試者預測迪克是律師或是工程師的機率就變成了 50%,不管是從哪 100 個人當中選出迪克。...

March 15, 2019 · 1 min

剛進到一個全新的領域時,怎麼挑選學習的方向

在上一個影片,我們剪掉了很多片段,不過接下來這個片段我覺得蠻有趣的,所以我們決定把它拿出來當作一個新的影片。 這個影片我們要講的是,我怎麼樣找適合我的投資方法。 威宇:⁣我現在的投資方法非常多元,不管是選股票的方法,或是最後怎麼分析公司。其實我都是蠻多不同的來源,包括選股的指標或者分析公司技巧。 阿堯:⁣所以這些不同的來源就是各個不同的高手給你的回饋,你才把它整理出來的? 威宇:⁣也有可能是國外的書,我蠻多的東西還是來自國外的投資專家。他們真的就是專家、基金經理人。我會去看他們的書、他們的投資方法我喜不喜歡,如果我很喜歡,我就會非常重視他。 一開始看每一本書,我都是抱持著批評的心態。我在選一開始我要使用的那個框架的時候,我會非常的斟酌。看每一個人講的東西,我都是在找碴,想辦法找到哪邊有漏洞,哪邊寫的不對。直到有一個人他寫的東西是我找不出任何紕漏的,就是「誒,這講很有道理耶」,然後發現「不對喔,你這邊可能沒有考慮到」,結果他馬上在下面就可以解釋這個東西。當我知道有像這樣一個東西,他可能是我在所有搜尋範圍裡,我覺得最完備的。然後我就會非常相信他,從此以後這個人講的話,我都會無條件的相信。 阿堯:⁣所以現在有什麼人是符合這個標準的嗎 威宇:⁣我覺得早期的巴菲特真的超猛,應該說巴菲特這個人超猛,巴菲特可以到首富真的不是沒有原因的。他現在的績效不好,近五年輸大盤,可是他就是因為選擇這個方法讓他可以到首富。他如果今天不是用這個方法,想要用其他報酬率更高的方法,他到不了首富。 很多大師都是我會百分之百相信的。我覺得這個東西很有趣,為什麼要百分之百相信?為什麼你前面要完全質疑,後面要完全相信?就為什麼我不能抱持著一個很批評的態度? 阿堯:⁣太浪費時間了吧,他可能看過的東西比你高的太多了,已經把你能想到的東西都已經解釋完了,短期內你不可能達到那個高度,選擇相信他是一個比較快的方式。 **威宇:**第二個原因就是有些人像你講的,他們的高度在那邊,他講了一個正確的東西,你會以為他是錯的。應該說相同的話、相同的句子你看到或聽到,你的認知跟他的認知不一樣,或者是你沒有辦法達到他的認知,你會以為他是錯的。 在這種時候就很可惜,因為當你現在覺得他是錯的,你反而會繞很遠的路。所以我覺得當你覺得在這個領域,他真的就是非常厲害以後,在下一個階段,你應該要是先百分之百的相信他,他說什麼就做什麼。 這就是我一開始講的,像我現在回去看的話。財報狗第一本書他說什麼,我就做什麼。我不會想說「這真的要看嗎?」「這個看了沒有意義吧」,或者是「看了好麻煩喔」,我都不會。他說什麼我就做什麼,百分之百的相信他。 直到非常熟練之後,我才會想辦法修改這個東西。這就像查理蒙格講的,當你要批評一個東西的時候,你必須要比他還理解。你要比其他人都理解這個東西你才可以批評它。 所以當我一開始選好一個框架以後,我就會真的非常深入瞭解它。直到結束後,我再根據我的個性或其他經驗做修改。

March 14, 2019 · 1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