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書裡或 podcast 裡聽到一段話覺得很有啟發,但沒記下來就忘了。日後再次接觸到這個觀念,一面覺得「啊!這個我有印象,上次也有聽到。」另一面總會想,「如果我上次沒記下來,那其實跟沒獲得任何啟發一樣。」

所以今年開始,想把週一到週五每天看到、聽到覺得不錯的觀念紀錄下來,希望能藉此更內化到自己的行為和思維模式。

1/1 (一)

學習有三個目標:解釋問題、解決問題、預測問題。評估學習有沒有成效的方法很簡單:學習之後,你的行為和認知有沒有發生改變? —《精準學習 》,成甲

最近一直在思考要怎麼讓學習更有成效,不要看了都沒用到,之後就忘了。呂世浩老師說:「如果讀完一本書,書還是書,你還是你,那這本書你就白讀。」

目前想到的做法是:

實務面:看完以後建立檢查清單,或跟既有的檢查清單整合,例如「每日效率檢查清單」、「文案撰寫檢查清單」。關於檢查清單的建立可以參考《檢查表:不犯錯的祕密武器

理論面:用簡短但不簡單的方式說就是建立查理孟格所說的「思維模型」,我以前其實不覺得這觀念很厲害或有什麼幫助,不過這幾天慢慢抓到一點訣竅,也許看完 Ray Dalio 的 《Principles 》後會更有概念。

1/2 (二)

重複看自己知道的知識無法幫助你成長。去看這些書裡推薦的書單,會推薦是因為作者覺得它對自己有所啟發、是他接觸到的新東西,你很有可能也可以從中去獲得新的知識。

1/3 (三)

使用者不買時間,時間是企業付出的東西,不是使用者得到的結果。會讓使用者付費購買的是結果,他們要的是這東西帶來的價值。 —《Implementing Value Pricing 》,Ronald J. Baker

這句話把我設計產品的方法論與定價的方法論結合在一起。在設計產品上,我很喜歡 Jobs-to-be-Done 這個框架,中文書可以參考《創新的用途理論 》。定價理論我目前則是遵循 Price Intelligently 分享的 Value Pricing 框架。

以前雖然覺得這兩個有些共同點可以融在一起,但沒有很認真去思考它。最近透過重新設計財報狗定價方案,有了很多實務上的連結。這段話也許一般人會覺得理所當然,不過我看到的當下有種開了一竅的感覺。

「人們不想買四分之一吋的鑽孔機。他們需要的,是四分之一吋的洞」—Theodore Levitt

1/4 (四)

我們的記憶跟我們想像的很不一樣,我們對經驗的回憶並不是那麼平均。我們去回想一段經驗的時候,並不是去平均每一刻的情緒,而是只回憶那些片段、畫面、特定的瞬間。—《The Power of Moments 》, Chip Heath、Dan Heath

這是奇普·希思、丹·希思兩兄弟的新書,他們過去寫過《改變,好容易 》、《創意黏力學》、《零偏見決斷法 》三本書。這三本我覺得都很棒。

這句話讓我跟很多觀念連結,例如 aha-moment、Airbnb 的「 11 星體驗」理論、峰終定律 (Peak-End Rule)。我這幾天一直在思考這個觀念,不誇張的說,它完全改變了我對設計產品、排序工作事項優先度的想法。

1/5 (五)

我們會問使用者「我們做什麼會讓你覺得驚奇?我們做什麼事情,會讓這個產品不只變好,而是會讓你興奮地跟所有人分享?」

如果你只問「我們能夠如何改善?」使用者只會回答小東西。但如果我們問「我要設計什麼,會讓你跟所有你遇到的人分享?」這類問題能夠幫助你獲得很好的回饋。

如果你想要打造一個很口碑很好的產品,你必須要創造一個好到爆炸 (mindfuck) 的體驗,他們才會願意跟其他人分享。Master of scale 中,Airbnb 執行長 Brian Chesky 的訪談

當初我聽到這個觀念,我覺得很棒,也馬上加入我們產品訪談的問題中。可是問了幾次都沒辦法獲得很好的回饋,之後對這問題的興趣就沒那麼大了。

這幾天在整理新文章的內容時,又看到了這句話。這次搭配星期四「一個瞬間時刻」的觀念,讓我更認識的這段話的意義。

在財金產品中,因為牽扯到錢,使用者會不太好意思跟朋友推薦,感覺推薦了就要對他的投資負責。

但是這個問題的重點其實不是推薦分享,而是「驚奇」。去設計一個驚奇點,它會成為這個產品的關鍵時刻,然後使用者會覺得整段體驗都很棒。之後使用者並不是跟朋友分享「我覺得這個產品可以幫你賺錢」,而是分享他感受到的驚奇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