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這期大慶證券雙月刊很久了,從一開始知道要訪談 YouTube 共同創辦人陳士駿,到後來聽說談話內容很 harsh。都讓我等不及想知道陳士駿怎麼看待台灣的創業環境。

既然 harsh,一定是提出了台灣創業團隊或環境的問題。這邊整理兩個陳士駿主要的論點,以及我自己的想法。

 

台灣的創業團隊策略有問題

台灣創業團隊只關注本土市場。就算關注海外市場,策略也有問題。

應該所有台灣的創業家都認同台灣市場很小。如果想要做大,一定要直接或間接地走向國際市場。儘管如此,還是很多創業家會認為我們可以先在台灣測試,等到成功了,我們再走向海外。

但陳士駿指出這個策略有個很大的問題,如果一個好的概念在一個國家成功了,其他地方一定也有人在做。當你抵達新市場,這個概念早已升級到更好的版本。而且在品牌、通路、在地化等條件都已遙遙領先你。

反觀其他國家,香港和新加坡因為內需市場很小,一開始就會考慮國際化。韓國則是知道其他文化想要什麼,因此他們的音樂和內容產業能夠先在國內滿足生存需求,然後再放眼國外市場。

這個問題我在兩年前也提過同樣觀點 。為什麼台灣沒有專業的天使投資人?因為專業的天使投資人想找達到 PMF 的產品,而且在五、六年內可以成長 50 到 1000 倍的公司。而這兩件事在台灣都比美國困難許多。

先講 PMF,假設一個 SaaS 公司,有 1000 個客戶我們認為它達到基本的 PMF。這 1000 個客戶佔台灣人口數的 0.004%,佔美國人口數的 0.0003%。在說服對方購買機率相同的條件下,顯然更大的市場,更容易達到 1000 個付費客戶。

更別說顯而易見的市場天花板。全球 GDP 2014 年 77 兆,台灣 2017 年 GDP 5726 億,只佔了 0.7%。先從美國開始並成功的公司,幾乎都能達到一定的規模,由於文化因素,英文語系的世界不需要太大調整都可以吃下來。但在台灣就算成功,不管要去哪幾乎都要從很前面開始,而且規模也很難跟當地對手競爭。

這個問題怎麼辦?我覺得很難。

要逃脫這個陷阱,就是不要專注在台灣,一開始就要看向更大的市場。然而人的行為不是利益驅動,而是風險驅動。我們不會去找「最大利益」的路,而是找「令人滿意的利益,但是風險最小」的路。而台灣市場雖然不大,卻剛好滿足這點。創業者一開始不會因為吃不飽的原因而被迫鎖定海外市場,我們就算只鎖定台灣這個比較熟悉的環境,一樣可以吃飽。

這跟《槍炮、病菌與鋼鐵 》想要傳達的概念有點像,地理因素對你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不管科技把世界推得有多平,它永遠都不是平的。正如你以為的自由意志選擇,往往都不是很自由的選擇。

陳士駿提到韓國的例子,也許這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方向。但韓國是傾全國之力達到文化輸出,台灣要複製這個環境不見得比較容易。

 

台灣環境和文化的問題

陳士駿提到的第二個論點則是環境和文化問題,他認為台灣的新創生態圈不及矽谷,台灣雖然有資金跟工程師,但沒有足夠的專業財務、業務、行銷、公關團隊。就算創業者有好的概念,也不容易一次到位。

當產品要鎖定某個市場,它需要理解這個市場的文化。比起慢慢培養人才,直接找熟悉這個文化,有相關企劃和經驗的人更好。他說:「在矽谷那邊,一個人的履歷,你可以看出他在 PayPal、Google 或 Facebook 做過某些企劃和經驗,那你就可以決定聘請與否,但在這裏(台灣)你就比較難找到。」

這讓我想到中國的喜茶。喜茶是中國的連鎖手搖飲品牌,主打產品是芝士奶蓋,現在全球一共有 695 家門市。他們透過社群及口碑行銷,在市場中快速崛起。問題是,他們早期雖然有創新的產品,卻沒有足夠規模化和增加效率的能力。喜茶前幾年因為排隊太久,在網路上一度被質疑「花錢雇人排隊」,引起不小爭議。

喜茶門市店數 資料來源

這個問題怎麼辦?就像前面陳士駿說的,比起慢慢培養人才,直接找有經驗的人更快。⁣試問,哪間飲料公司最能處理增進門市效率以及規模化的問題?沒錯,星巴克。所以喜茶找了原先星巴克營運總監張駿擔任營運中心總經理,找了星巴克華南區營運總監張海龍擔任高級副總裁。

中國身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世界頂尖企業只要想吃這塊餅,勢必得在當地培養各方面的頂尖人才。這也讓中國現在擁有足夠的人才組成快速擴張和走向國際的團隊。但在台灣,雖然工程師和資金不錯,卻不足以組成一個各方面頂尖的團隊。

文章的最後,陳士駿說:「要改變現實?買一張機票去矽谷會更容易。」看來,台灣在發展新創產業上還有不少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