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前陣子在 Twitter 上面發表調整財報發佈次數的想法,他認為把現有每季公布財報的做法調整為每半年公布財報對企業更有利,可以讓企業把眼光看得比較遠。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財報發佈次數對企業和投資人有分別有什麼影響?這集就來聊一聊我們的看法。


阿堯:⁣前幾個禮拜我在滑 twitter 的時候,看到川普貼了一個文。我很認真看,因為它是關於投資的,他問了一個問題…

威宇:⁣等一下,你有追蹤川普?

阿堯:⁣我有追蹤川普,你沒有追蹤川普嗎?我看超多人都追蹤川普。

威宇:⁣我追蹤的人都是在說 twitter 應該要出那種封鎖的標籤。

阿堯:⁣你說封鎖川普就對了。

威宇:⁣就是只要他的推文裡面有包含川普的,就要把它擋下來。

阿堯:⁣真的每天一滑,幾乎都是關於川普的,轉推啦,或是評論。

威宇:⁣喔我都沒有耶。我追蹤的那群人都是非常不想看那種東西。

阿堯:⁣你可能都是追蹤科技業的,加州那邊完全就是川普隔離區。

威宇:⁣科技圈或是我認為比較量化投資圈,比較沒有在管川普在幹麻。

阿堯:⁣那篇貼文川普問了一個問題,他說他最近訪談很多 CEO,就是 S&P 500 的 CEO,問他們有什麼方法可以增加就業率。大家都知道川普非常重視失業這件事嘛,所以他很想提升。然後那些 CEO 建議他,把現在美國是每季都會公布季報。

威宇:⁣跟台灣一樣。

阿堯:⁣那些 CEO 建議他說,可不可以把這個變成每半年公布一次。

威宇:⁣等一下,我知道川普有提這個想法,想要把季報改成半年報。可是你說川普說是 CEO 給他的建議?

阿堯:⁣對,川普說的。我追蹤的幾個人對這個提出評論,大概有正反兩面。我大概就是從正反方跟我們怎麼看待這件事情來講。

巴菲特在 6 月的時候跟摩根大通的 CEO 叫戴蒙,他們兩個接受了一個訪問。他們說企業應該專注在長期的營運,希望企業不要出那些預期盈餘的報告,不要有預估下一季 EPS。正面支持川普的通常也是類似想法。

威宇:⁣其實我覺得他們也不是不要做預測,而是因為他們的預測是給華爾街看的,這種預測我只預測下一季,所以他們可能是不想要做太短期的預測。

阿堯:⁣反方的通常是投資人為代表,像我就看到 Mario Gabelli 就推文評論這件事情。他說其實不應該變成半年報,而是應該讓企業不要根據他們給華爾街的短期盈餘行動。你還是要有季報,但是你不能說我預估 EPS 是 3.2,企業就為了達到 3.2 去做事情。

另外一方也是投資人,像我們都是散戶,唯一可以接觸公司的公開資訊就是透過財報。像台灣是比較好,每個月都有月營收嘛。像香港沒有月營收也沒有季報,就只有半年報,所以像我投資香港,我就是要等半年我才知道。

威宇:⁣台灣的興櫃也是只有半年報

阿堯:⁣對,就是等半年我才知道這間公司最近的消息,或是他營運狀況是怎麼樣子。這其實是有點久,半年可能會發生一些事情,2-3 個月一次季報可以讓你比較快速反應。這半年散戶跟機構法人對照起來,機構法人明顯在這半年會有相當大的優勢。

威宇:⁣因為他們可以去訪公司。

阿堯:⁣例如他可以去訪公司,比較容易得到散戶半年才會得到的資訊。

這還有一個八卦,我看有人說川普為什麼會提出這個想法,是因為川普現在在打貿易戰,所以他知道 7-9 月的營收會因為他的貿易戰,對美國企業的獲利有一些影響。所以他想說在這時候停止發季報,因為 11 月就要期中選舉,他先撐過這個選舉。

威宇:⁣可是美國的公司不像台灣一樣,台灣第一季季報什麼時候發,第二季季報什麼時候發都有規定,他們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會計月份,比方說像蘋果的會計的月份就跟我們一般的認知很不一樣,他們可以自己調,所以說不定還是會有公司在他選舉前發財報。

我覺得這的確是一個蠻矛盾的點,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講越來越多大型的新創公司不想上市櫃…

阿堯:⁣比方說像最近 Tesla 就想要…

威宇:⁣對,或者像 Tesla 為什麼想要私有化下市。很大型像 Airbnb、Uber 這種這麼龐大的公司他們為什麼不上市。以及像 Tesla 已經上市了,為什麼他還想要下市,其實我覺得都跟你剛講的那個有關。

這些經理人和 CEO 在很多訪談裡面提到上市的好處和壞處,基本上大家都會提到一個很明顯的壞處,就是當你一旦上市了,很難去不在意你股價的波動。這個股價的波動又跟短期太有關係了,所以你沒辦法有很長遠的規劃,沒有辦法對你的公司長遠做出最好的決策。你會非常在意那些短期的波動,你只能夠說我下一季要更好,資源都只能投入在下一季或是明年。

阿堯:⁣你講到資源投入,我就想到我在看這個主題的時候看到另外一篇研究。他研究說到底企業發半年報跟發季報,他們長短期到底實際投入的行為有沒有改變。

威宇:⁣這可以研究嗎?

阿堯:⁣他們是一個自然實驗,英國在某一年的時候突然規定可以自行選擇要發季報或半年報,然後他們去看這個規定之前跟之後,發現企業對於他們投資計畫沒有太大差別。所以可能企業是會對一些,你說的股價,就是他們要去跟投資人解釋,很麻煩。

講到這邊我又想到巴菲特早期在開合夥公司的時候,他就規定他的投資人一年只能問他一次,他只要跟你報告一次,例如我今年買了什麼,我就是在年底再跟你講。不然每個人都是這個月問我買了什麼,然後最近股票跌了怎麼樣。每個人都問,對於 CEO 或是經理人來說,要花費非常大的力氣去回應這些事情。

威宇:⁣就是溝通成本會多很多。可是你剛剛講的另外一個,其實我覺得也沒有錯。如果今天你不發季報,散戶跟法人的資訊,其實是會有更大的落差。因為你說真的可以去不斷拜訪公司的都是法人。當然其實一般散戶也都可以,但會這樣做的散戶沒有這麼多,不管是我不知道怎麼問,或者是我不敢問,這個資訊優勢的確會被拉開。

阿堯:⁣所以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可能是希望有季報,但是你可能自己投資的公司,你要選擇的經理人比較不在意短期華爾街的消息。例如像巴菲特好了,不可能有人去訪問波克夏說,你下一季 EPS 多少,巴菲特不會理他。

威宇:⁣其實另外一個我覺得沒有很在意短期獲利代表的就是亞馬遜。亞馬遜他就是很著名的就是,「我不管,我就是不斷投資」。儘管損益表看起來可能都沒有獲利,但我就是不斷的在砸錢,去研發更新的東西。

阿堯:⁣就是你要選擇投資的公司 CEO 是比較不會受這些影響,然後真的是可以做比較長期的打算。

威宇:⁣所以你自己勒,你會比較支持季報還是半年報?

阿堯:⁣身為投資人我當然是比較支持季報。因為我就說,我唯一可以依據的判斷就是季報。

威宇:⁣另外就是一年可能有四次開獎機會。我認為重點其實不會太在於季報跟半年報,當然硬要選一個我還是會選季報,但是更重要的可能還是整個公司對投資大眾的溝通方法。像美國業績發表會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聽,每個人都可以去找那個錄音檔,然後你會知道這次的業績發表會他們到底聊了些什麼,那公司可能對未來的規劃或是對這次財報的解釋是什麼。可是像台灣…

阿堯:⁣法說會現在比較好是會放到 YouTube,或是政府的官網,

威宇:⁣就是櫃買中心他們好像有一個網站有在放,但是其他有一些法說會,比方說券商辦的,那種資料就還是沒有,他們就是上傳簡報。那種簡報其實…

阿堯:⁣那個簡報都沒有用啦,因為重點都是 Q&A,然後簡報都是一些制式的。

威宇:⁣簡報都是一些公布的財報資料。

阿堯:⁣那這大概就是我看到這則推文之後有想要討論的這幾點,如果大家對於這個主題也有興趣的話,可以在下面留言跟我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