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投資的想像

我對投資的想像 一個月前,我在 Facebook 發一篇動態,徵人幫我整理國內外投資相關論文。當時被人嘲笑,靠這點錢就想有人幫你看論文? 是啊,一個有能力的人,傻了才會花時間在這種沒什麼效益的事情上。還好,傻的不只我一人,而有好幾個。他們願意無償在下班後花費寶貴的時間精力,用在這些有趣,但不一定有成果的事情上。 一個月後,我們組了一個閱讀論文的讀書會,整理過去有關投資的研究,然後交由另一群工程師團隊進行回測。 雖然還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不過我想藉由這封信,分享我做這件事的想法。沒意外的話,也會是唯一公開的一封。 嗨 👋 這是第一封給大家的信,只是不是寄到信箱,而是以這篇文章的形式呈現。 這幾週我們有了很棒的成果。詳細的內容我會另外寄一封信給大家,這篇文章則是先藉由這些成果,說明我目前對投資的想法。 論文研究 我們整理了近 20 篇關於內部人買賣的研究。這次的整理不但更確定了內部人買進對股價的預測,還有 3、4 種進一步提高報酬率的方法。 這是很棒的開始。過去我們太輕忽學術的成果,儘管部份研究在實務應用上價值還不高,但也有很多研究具備高度可行性。⁣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它們找出來,拿來台股測試。⁣ 我認為大量整理前人的研究是必要的。儘管我們能夠快速回測各種策略,但我們只能測我們腦中能想到的。 創意建立於知識之上。⁣如果只靠我們自己憑空發想,不只效率很低,更有可能會做出錯誤的結論而不自知。 有兩個比喻用在這邊很貼切。第一個是夏蟲不可語冰,我們就像那隻只活在夏天的蟲,能討論的天氣僅限於很熱的天氣和沒那麼熱的天氣,卻沒機會體驗到冬天的冰冷。 我們透過有限的經驗去認識這個世界,然而在經驗之外,我們不太可能想像到其他的存在。⁣尤其學術圈看待投資的角度,是過去我沒有接觸的部分,可以想像我在這部分知識的缺乏,會在未來有很大的侷限。 透過廣泛的閱讀研究,我們能夠藉由別人的經驗拓展自己的視野,發現更多潛在的可能性。 第二個是盲人摸象。這常展現在我們知道有這個東西,卻因為欠缺整體的認識而發生錯誤。 舉回測為例,很多人會測試 0050 的成分股如果加上一些條件會不會表現更好,但他們卻忽略了 0050 成分股會不斷變化;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 2013 年前後財報發佈時間的不同。這兩個問題不管是個人或學術的回測中都會見到,主要的原因就是只看到一小角而非整體。 研究論文在這邊可以扮演除錯的角色,我們可以直接看到別人的整體,而不用自己一塊一塊慢慢拼湊。 關於知識不足產生的限制,我在後面還有更多討論。 對未來投資的想像 以下的內容,很有可能全都是錯的,但沒試過怎麼知道呢? 如果在這個方向上有機會看見一些成果,會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在我們面試近 20 位工程師的過程中,很多人提到用 AI 找出最佳投資策略的想法。但老實說,我不認為這是現階段可行的。 Geoff Gannon 在他的 podcast 上提到,AI 在交易上很強,它們在預測下一秒的漲跌比人類有優勢;但在投資上很弱,只要時間拉長到足夠人類反應,它們就沒有顯著的優勢。⁣原因是現在能夠分析的投資數據還太少了。 我完全同意這個說法。依我看到的國外研究,AI 在持有超過一天的策略上,表現並沒有好多少。在持有半年到一年的策略上,找出來的關鍵因素其實跟人在過去找出來的因素也差不多,沒有特別的突出。 那麼,我們的機會在哪裡? 首先,我們要知道超額報酬的根本原因在哪。超額報酬指的是超過市場平均報酬的獲利。市場上大家都想獲利,哪邊賺錢就往哪邊跑,直到那個地方的超額報酬消失。 如果有個地方,放了這輩子用不完的財寶。那是什麼原因,導致其他人沒有去? 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個因素: 不敢去(心理限制) 沒辦法去(行為限制) 不知道怎麼去,甚至不知道有那個地方(知識限制) 心理限制 傳統的策略如價值(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動能(過去一年漲幅),它們能夠有超額報酬,原因都是大眾不敢去(心理限制)。 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的股票之所以在未來表現會比較好,是因為大家對於壞消息會過度悲觀。就像是一個失戀的人,他會覺得未來找不到更好的對象、人生不再有機會感到幸福。當一個重大的壞消息降臨,人們會過度放大壞消息帶來的影響。儘管在大部分情況,過了一陣子就沒事了。 動能則是剛好相反,大家因為原有的既定印象,輕忽公司體質轉變的好消息,沒有給它應有的價值。就像是一個壞人改過自新,我們一定有段觀察他的時間,而不會在他剛開始改過時就認可他。 心理限制產生超額報酬的情況是最多人探討的,不管是技術面均線、KD 值、基本面財報指標、消息面新聞、Twtter 的多空看法等等,包括投資心理學所提到造成決策偏誤的原因,全都屬於這類。...

April 20, 2018 · 1 min

每天寫下一個觀念:關於投資、不耐煩的對話

這幾週又犯下了一樣的錯:沒有在聽到值得紀錄的當下,馬上寫下心得。⁣還要持續加強才行。 最近的收穫主要來自兩本書,分別關於投資與正念(冥想)這篇就針對這兩本書目前的收穫分開講。 第一本書如果沒有在投資的人看了可能沒感覺,可以直接跳到後半段。 Ray Dalio — 《原則》 如果我是在其他時間點看這本書,看到目前進度可能會覺得收穫不大。不過,在當時看到的時間點 — 美股創下史上盤中最大跌幅,台股跟著一起崩潰的那週,它來得剛剛好。 當一個人把所有影響未來的事物,各種不同可能性一起考慮,以便作出預測時,他會得到各種發生機率各不相同的可能性,而不會得到一個可能性很高的結果。 就算你想到了所有可能會影響未來的變數,這仍然不會提高你的勝率。這讓我想到一個關於賽馬的研究,研究人員給了一群賽馬專家有限的資料,要求他們作出預測,並且詢問他們對於預測的信心程度。在這些有限的資料下,這群專家並沒有很高的信心,他們認為只有 17% 的勝率。事實上他們答對的機率也確實在 17% 左右。 接著研究人員給了更多的資料,要求他們再做一次預測,而且回答信心程度。這次,專家們的信心大幅提高。可惜的是,他們答對的機率並沒有提高。 在一些事件,更多的資訊並沒有辦法提高預測的機率。但是,它會讓我們有更多的信心,讓我們相信我們是對的。過度相信自己是對的,更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 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預知未來,而是知道每一個時間點上如何針對可獲得的訊息作出合理的回應。 既然我們沒辦法提高預測的準確性,那我們就要設計好,針對不同未來的應變措施。 我發現只要擁有 15–20 個良好、互不相關的資產,我就能大大減少風險,同時又不減少我的報酬。 這段話他在打書期間,上各個 podcast 都有提過。不過我當時聽了都沒什麼感覺,畢竟我報酬率很不錯,自我感覺十分良好,何必去考慮分散風險? 直到這週,我遇到目前投資單日最大虧損,一天賠了兩年薪水。雖然知道這是短期波動,對我的長期報酬不會有太大影響,但還是有一種很不爽的情緒。也讓我開始想接觸關於避險的東西。 以前我對避險的認知是:跟買保險一樣。如果一切正常,這筆錢丟出去你是沒有任何回報的。但如果出了什麼意外,你會有一份保障。 因為在一切正常的情況下,這筆錢完全無法回收。因此我會覺得,這個期望值遠小於我的報酬率,而我對期望值這麼低的東西沒有興趣。 但是看到這段話會讓我理解到,我的目的是降低短期的下跌波動,這有另一種方式可以達成。 如果我能夠找到不同的投資策略,這些策略彼此不相關(所以不能是不同的股票策略,因為所有股票的相關性都很高),而每一種策略在 3~5 年的報酬率都與我目前的策略差不多。我就能在不影響報酬率的情況下,降低總資產的波動。 也許熟悉價值投資的人看到這邊會問:價值投資不是不在意波動嗎?我們只看長期虧損的風險。如果不在意為什麼還要做這些事? 其實有這樣的想法也對,如果長期的報酬一樣,為什麼要為了不在意的東西(短期波動)花費時間精力。 我目前有三個想法回答這問題: 我覺得去找完全跟股票不同的資產,但卻希望有相同的報酬率這件事很有趣。就如同我一開始學習價值投資只是覺得好玩,而不是在追求財富。 我不在意不代表其他人不在意,如果管理的資金有他人的錢,遇到短期的大幅虧損還是不好交代,心裡也有點壓力。 大跌那幾天我晚上變得很在意美股走勢。雖然我沒有因為這些波動做出不同的投資決策,但它的確有影響到我。 至於如何找到這些高報酬的策略,這本書給了我幾個方向,目前有一些很粗淺的想法,期待看到更後面或 Ray Dalio 的下一本書能夠有更多的啟發。 《喜悅,從一個呼吸開始 》 又是一本中文版都出了,我英文版還沒看完的書。整整一年啊… 我很喜歡陳一鳴的書,也看了他所有的演講,包括 Search Inside Yourself 的教學影片。 有時我會感到不安與焦躁,卻找不出原因。我從我的身體感受到 — 我的呼吸急促、短淺,我的雙手雙腳坐立難安。禪修幫助我找出它的根源。 情緒會反應在生理上,當你感到憤怒時,很有可能發現胸部或手臂緊繃。在情緒剛升起的那時候,我們不容易感覺到,但是如果練習過正念一陣子,卻可以發現到身體的改變。 要放鬆情緒不容易,但要放鬆身體是辦得到的。幸運的是,放鬆身體的同時,你也放鬆了情緒。 有創意的頓悟往往伴隨 α腦波同時出現,尤其是在大腦的右半球。α 腦波和平靜有關,它們往往在放鬆的狀態下出現,例如漫步、沖熱水澡,還有 — 禪修。...

February 21, 2018 · 1 min

2017 年從投資學到的三件事

台股大盤今年至今的報酬 18.4%。我目前報酬率比這高一些,也比去年及歷史平均來的高。雖然不是超額報酬最高的年度,跟身邊的人比也差一大段,不過對比我今年投入的時間算非常好了。 今年分配在投資的時間非常少。研究標的的時間每個月不到兩小時,比起往年大幅減少。投資書籍也沒讀幾本。能有這樣的績效大部分是運氣,持有的標的大部份是前幾年買入的部位和投資過的標的,另一部分則是朋友分享的標的。 以下分享三個今年的心得 儘早設計方法驗證自己想的對不對 投資股票就是先判斷一間公司的合理價值,然後在股價遠低於合理價值的時候買進。 我評價一間公司合理價值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根據公司所擁有的資產去評價。跟我聊過的朋友都知道我很喜歡這種方式。這類投資機會出現在公司的資產價值沒有反應在獲利上,導致公司資產價值被低估。這種情況對於什麼時候能反應價值毫無概念,可能很快,也可能再過十年。然而公司價值並不會隨著時間成長。 跟上面這個相比,另一種我在使用的投資方式,則是比較常見的根據公司獲利評價。這邊尤其是針對預計 3~6 個月就可以獲利了結的投資方式。它是藉由分析公司的產業、產品,進而對未來半年到一年獲利表現有一個預期,因此可以估算出一個公司的合理價值。雖然不一定很肯定,但至少心裡有一個底,而且隨時可以對照最新發展,看看預期進度如何。 之前常思考,雖然第一種方法對於報酬率比較無法掌握,但是不是多投資一點在這類型機會,整體報酬率會比較高?因此這兩年配置了幾檔在我覺得資產目前被低估蠻多,但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反應在獲利上的股票。 結果呢?報酬雖然還可以,但是遠不如第二種方法的投資標的。第一種投資方式找出來的標的的確有報酬率 50%、60% 的,但那畢竟不是常態,再來是等待發酵的時間很長,這中間可能可以投資三輪 20% 的標的了,而後者的報酬是 72%。 但更重要的則是在這之中體會的一件事:儘早設計一個方法去驗證你的想法。⁣過去看到第一種方法漲上去但沒買的標的會覺得可惜,覺得自己很像做錯了什麼。但現在則會知道那只是少數股票,平均來看沒有比較好。知道這點對於往後的決策會更有方向。  你必須做跟別人不一樣的事,才能獲得不一樣的報酬 今年接觸到很多散戶在投資各階段會考慮的問題。最大的心得是:大眾散戶不是想要會賺錢的股票,他們只想要自己喜歡的股票,而且這「喜歡」多來自社會認同。 成交量小的股票不敢買 這檔股票沒聽過不敢買 負面新聞很多不敢買 漲這麼多了還可以買嗎? 跌這麼多了還可以買嗎? 隨便舉例上面幾個常見的顧慮,其實超過一半可能就是超額報酬的來源。不過因為社會並不認同它們,因此成為散戶避之唯恐不及的特徵。 但大家都還是沒有去思考過,如果做跟別人一樣的事,為什麼能夠拿到比別人好的成果?⁣如果你想要追求的是超額報酬,就必須去做那些社會不認同的決定,才有機會獲得更好的成果。 回到自己的投資方式,我現在也越來越注重在沒有人關注的機會上,我發現這個領域的投資效率很高。除了投資,在商業上也是如此,Wealthfront 和 Benchmark 的創辦人 Andy Rachleff 在許多訪談裡都有提到同樣的概念:去做那種一開始大家不看好,但其實是一個好機會的生意,更容易獲得巨大的成功。 多閱讀舒適圈外的書 今年投資書籍讀很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對閱讀投資書籍有點倦怠,覺得讀不到什麼令人興奮的新觀念,台灣出版社出的也都是幾年前就看過的舊書。 不過這幾個月開始讀一些本來不會讀的投資書籍,或是聽一些過去沒有興趣的 podcast 主題。學到許多我覺得有趣的概念,對原本的投資方法也有更新一層的認識。明年的方向之一就是去驗證這些新的技巧,看看能不能為自己或他人的報酬有所幫助。 總結來說我覺得有幾點行動建議: 盡快建立一個方法去實驗不同行為帶來的產出,然後才得以判斷何者較好 勇於嘗試與他人不同的作法,把它當作一個可能成功的原因而非一個不確定的風險 持續閱讀新東西,然後大量輸出

December 28, 2017 · 1 min

獨角獸公司 & 投資上市櫃股票對公司的幫助

我認為新創公司的確存在估值過高的問題,但泡沫沒有 2000 年當時嚴重。原因在於市場需求的快速成長、及外界對於估值的錯誤認知。然而大量崛起價值十億美元的公司,也反應了在公開市場募資對公司的幫助越來越小。買股票的散戶投資人是時候認清,投資股票只是為了自己賺錢,並沒有對公司有太大的幫助。  截至 2016/2/27,估計市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私人新創公司,全球總共有 174 家 ,這類公司在創業圈被稱為獨角獸。 市值 10 億美元是什麼概念?10 億美元換算成新台幣是 300 億。以台灣上市櫃公司來看,市值超過 300 億新台幣的也只有 126 家,只佔目前台灣上市櫃公司總家數 1585 的 7.9%。幾家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司,例如 SYM 三陽、85 度 c(F-美食)、遠雄建設,市值也都沒能達到這個數字。 2013 年,全球獨角獸公司還只有 39 家公司 ,經過這三年的快速增加,到了目前的 174 家。這篇文章想探討以下兩點: 為什麼近三年獨角獸公司增加這麼多? 投資上市櫃公司股票對公司有幫助嗎?  為什麼近三年獨角獸公司增加這麼多? 獨角獸公司家數,資料來源:statista 現在講到獨角獸,很多人直接聯想到的就是 2000 年科技泡沫。大部分支持泡沫的理由都可以在這篇文章看到 ,配合去年 dropbox、evernote 遇到的一些狀況 ,讓一些人開始相信這個泡沫已經大到快要破了。 所以為什麼會增加這麼多十億美元公司呢? 從市場需求的角度來看,LinkedIn 創辦人 Reid Hoffman 的觀點 是,現在我們已經進到一個網路世代,市場規模跟 2003 年大不相同。他提了兩個主要變化: 2003 年 iPhone、Facebook 還沒出現,全球的網路使用者只有 8 億人。而現在這個網路世代,全球網路使用者達到 30 億人,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出現也讓大家比以前更常使用網路。 新平台例如雲端計算或是支付金流系統的興起,降低了新創公司開發的門檻。幾個大學生有可能在幾個月內就可以做出擁有上億使用者的產品。 從供給的角度來看,Y Combinator 主席 Sam Altman 認為 ,這是因為現在錯誤的經濟政策,零利率政策造成投資人錢多沒地方花,大公司幾乎不再成長,因此投資想要找一個新的獲利管道,讓他們可以繼續享有過去的高報酬。...

February 27, 2016 · 1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