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推薦的 40 個商業、投資、自我成長 podcasts

為什麼要聽 podcast?因為它是最能得到第一手實務分享的管道。 大部分在業界實作的人,沒有太多時間寫書或寫文章分享,如果想要學習他們的經驗,podcast 就是很好的管道,因為大部分的訪談都在一個小時以內,很多沒時間寫書或寫文章的分享的人,會願意透過這一個小時的訪談分享他們的經驗。 兩年前寫過一篇文章 Airpods 跟推薦 5 個創業 podcasts 分享推薦 5 個我在聽的 podcasts,這篇文章更新一下 2019 年我在聽的 podcasts。為了讓大家對每個 podcast 有個大概的認識,更容易找到自己可能感興趣的節目,我將他們分成 6 大類,如果你只對單一主題感興趣,可以直接到對應的主題查看 這份名單一共有 40 個,都是我比較常聽的,另外還有很多比較少聽的就不列了。排序不沒有特別的規則,大部分的 podcast 我都是看標題決定要不要聽,或是聽 10 分鐘看看有沒有興趣,有興趣才會繼續聽。 如果懶得看完這 40 個 podcast,文章最下面有列出我最推薦的 3 個 podcasts,可以直接捲到最下面看。  新創、科技 新創跟行銷我覺得很難區分,兩邊都會給我工作上的靈感。最後決定內容如果是偏向創辦人、CEO、創投,就把它分在新創;如果偏向某種成長行銷的觀念、技術或手段,就把它擺在行銷。 Masters of Scale with Reid Hoffman 這是 LinkedIn 創辦人 Reid Hoffman 主持的 podcast,製作非常精緻。內容是訪問他的大牌朋友們關於公司成長的經歷,嘉賓包括 Facebook 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Airbnb 創辦人 Brian Chesky、Netflix 創辦人 Reed Hastings、Instagram 創辦人 Kevin Systrom、Uber 現任 CEO Dara Khosrowshahi。 How I Built This with Guy Raz 這是 NPR 做的節目,訪談創辦人的創業故事。上面講的 Master of Scale 主要是針對矽谷的科技公司,How I Built This 則不限於任何領域,過去訪問過的嘉賓包括 TOMS、Whole Foods、WeWork、TRX、Dyson 的創辦人。...

August 6, 2019 · 4 min

我對投資的想像

我對投資的想像 一個月前,我在 Facebook 發一篇動態,徵人幫我整理國內外投資相關論文。當時被人嘲笑,靠這點錢就想有人幫你看論文? 是啊,一個有能力的人,傻了才會花時間在這種沒什麼效益的事情上。還好,傻的不只我一人,而有好幾個。他們願意無償在下班後花費寶貴的時間精力,用在這些有趣,但不一定有成果的事情上。 一個月後,我們組了一個閱讀論文的讀書會,整理過去有關投資的研究,然後交由另一群工程師團隊進行回測。 雖然還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不過我想藉由這封信,分享我做這件事的想法。沒意外的話,也會是唯一公開的一封。 嗨 👋 這是第一封給大家的信,只是不是寄到信箱,而是以這篇文章的形式呈現。 這幾週我們有了很棒的成果。詳細的內容我會另外寄一封信給大家,這篇文章則是先藉由這些成果,說明我目前對投資的想法。 論文研究 我們整理了近 20 篇關於內部人買賣的研究。這次的整理不但更確定了內部人買進對股價的預測,還有 3、4 種進一步提高報酬率的方法。 這是很棒的開始。過去我們太輕忽學術的成果,儘管部份研究在實務應用上價值還不高,但也有很多研究具備高度可行性。⁣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它們找出來,拿來台股測試。⁣ 我認為大量整理前人的研究是必要的。儘管我們能夠快速回測各種策略,但我們只能測我們腦中能想到的。 創意建立於知識之上。⁣如果只靠我們自己憑空發想,不只效率很低,更有可能會做出錯誤的結論而不自知。 有兩個比喻用在這邊很貼切。第一個是夏蟲不可語冰,我們就像那隻只活在夏天的蟲,能討論的天氣僅限於很熱的天氣和沒那麼熱的天氣,卻沒機會體驗到冬天的冰冷。 我們透過有限的經驗去認識這個世界,然而在經驗之外,我們不太可能想像到其他的存在。⁣尤其學術圈看待投資的角度,是過去我沒有接觸的部分,可以想像我在這部分知識的缺乏,會在未來有很大的侷限。 透過廣泛的閱讀研究,我們能夠藉由別人的經驗拓展自己的視野,發現更多潛在的可能性。 第二個是盲人摸象。這常展現在我們知道有這個東西,卻因為欠缺整體的認識而發生錯誤。 舉回測為例,很多人會測試 0050 的成分股如果加上一些條件會不會表現更好,但他們卻忽略了 0050 成分股會不斷變化;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 2013 年前後財報發佈時間的不同。這兩個問題不管是個人或學術的回測中都會見到,主要的原因就是只看到一小角而非整體。 研究論文在這邊可以扮演除錯的角色,我們可以直接看到別人的整體,而不用自己一塊一塊慢慢拼湊。 關於知識不足產生的限制,我在後面還有更多討論。 對未來投資的想像 以下的內容,很有可能全都是錯的,但沒試過怎麼知道呢? 如果在這個方向上有機會看見一些成果,會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在我們面試近 20 位工程師的過程中,很多人提到用 AI 找出最佳投資策略的想法。但老實說,我不認為這是現階段可行的。 Geoff Gannon 在他的 podcast 上提到,AI 在交易上很強,它們在預測下一秒的漲跌比人類有優勢;但在投資上很弱,只要時間拉長到足夠人類反應,它們就沒有顯著的優勢。⁣原因是現在能夠分析的投資數據還太少了。 我完全同意這個說法。依我看到的國外研究,AI 在持有超過一天的策略上,表現並沒有好多少。在持有半年到一年的策略上,找出來的關鍵因素其實跟人在過去找出來的因素也差不多,沒有特別的突出。 那麼,我們的機會在哪裡? 首先,我們要知道超額報酬的根本原因在哪。超額報酬指的是超過市場平均報酬的獲利。市場上大家都想獲利,哪邊賺錢就往哪邊跑,直到那個地方的超額報酬消失。 如果有個地方,放了這輩子用不完的財寶。那是什麼原因,導致其他人沒有去? 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個因素: 不敢去(心理限制) 沒辦法去(行為限制) 不知道怎麼去,甚至不知道有那個地方(知識限制) 心理限制 傳統的策略如價值(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動能(過去一年漲幅),它們能夠有超額報酬,原因都是大眾不敢去(心理限制)。 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的股票之所以在未來表現會比較好,是因為大家對於壞消息會過度悲觀。就像是一個失戀的人,他會覺得未來找不到更好的對象、人生不再有機會感到幸福。當一個重大的壞消息降臨,人們會過度放大壞消息帶來的影響。儘管在大部分情況,過了一陣子就沒事了。 動能則是剛好相反,大家因為原有的既定印象,輕忽公司體質轉變的好消息,沒有給它應有的價值。就像是一個壞人改過自新,我們一定有段觀察他的時間,而不會在他剛開始改過時就認可他。 心理限制產生超額報酬的情況是最多人探討的,不管是技術面均線、KD 值、基本面財報指標、消息面新聞、Twtter 的多空看法等等,包括投資心理學所提到造成決策偏誤的原因,全都屬於這類。...

April 20, 2018 · 1 min

每天寫下一個觀念:關於投資、不耐煩的對話

這幾週又犯下了一樣的錯:沒有在聽到值得紀錄的當下,馬上寫下心得。⁣還要持續加強才行。 最近的收穫主要來自兩本書,分別關於投資與正念(冥想)這篇就針對這兩本書目前的收穫分開講。 第一本書如果沒有在投資的人看了可能沒感覺,可以直接跳到後半段。 Ray Dalio — 《原則》 如果我是在其他時間點看這本書,看到目前進度可能會覺得收穫不大。不過,在當時看到的時間點 — 美股創下史上盤中最大跌幅,台股跟著一起崩潰的那週,它來得剛剛好。 當一個人把所有影響未來的事物,各種不同可能性一起考慮,以便作出預測時,他會得到各種發生機率各不相同的可能性,而不會得到一個可能性很高的結果。 就算你想到了所有可能會影響未來的變數,這仍然不會提高你的勝率。這讓我想到一個關於賽馬的研究,研究人員給了一群賽馬專家有限的資料,要求他們作出預測,並且詢問他們對於預測的信心程度。在這些有限的資料下,這群專家並沒有很高的信心,他們認為只有 17% 的勝率。事實上他們答對的機率也確實在 17% 左右。 接著研究人員給了更多的資料,要求他們再做一次預測,而且回答信心程度。這次,專家們的信心大幅提高。可惜的是,他們答對的機率並沒有提高。 在一些事件,更多的資訊並沒有辦法提高預測的機率。但是,它會讓我們有更多的信心,讓我們相信我們是對的。過度相信自己是對的,更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 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預知未來,而是知道每一個時間點上如何針對可獲得的訊息作出合理的回應。 既然我們沒辦法提高預測的準確性,那我們就要設計好,針對不同未來的應變措施。 我發現只要擁有 15–20 個良好、互不相關的資產,我就能大大減少風險,同時又不減少我的報酬。 這段話他在打書期間,上各個 podcast 都有提過。不過我當時聽了都沒什麼感覺,畢竟我報酬率很不錯,自我感覺十分良好,何必去考慮分散風險? 直到這週,我遇到目前投資單日最大虧損,一天賠了兩年薪水。雖然知道這是短期波動,對我的長期報酬不會有太大影響,但還是有一種很不爽的情緒。也讓我開始想接觸關於避險的東西。 以前我對避險的認知是:跟買保險一樣。如果一切正常,這筆錢丟出去你是沒有任何回報的。但如果出了什麼意外,你會有一份保障。 因為在一切正常的情況下,這筆錢完全無法回收。因此我會覺得,這個期望值遠小於我的報酬率,而我對期望值這麼低的東西沒有興趣。 但是看到這段話會讓我理解到,我的目的是降低短期的下跌波動,這有另一種方式可以達成。 如果我能夠找到不同的投資策略,這些策略彼此不相關(所以不能是不同的股票策略,因為所有股票的相關性都很高),而每一種策略在 3~5 年的報酬率都與我目前的策略差不多。我就能在不影響報酬率的情況下,降低總資產的波動。 也許熟悉價值投資的人看到這邊會問:價值投資不是不在意波動嗎?我們只看長期虧損的風險。如果不在意為什麼還要做這些事? 其實有這樣的想法也對,如果長期的報酬一樣,為什麼要為了不在意的東西(短期波動)花費時間精力。 我目前有三個想法回答這問題: 我覺得去找完全跟股票不同的資產,但卻希望有相同的報酬率這件事很有趣。就如同我一開始學習價值投資只是覺得好玩,而不是在追求財富。 我不在意不代表其他人不在意,如果管理的資金有他人的錢,遇到短期的大幅虧損還是不好交代,心裡也有點壓力。 大跌那幾天我晚上變得很在意美股走勢。雖然我沒有因為這些波動做出不同的投資決策,但它的確有影響到我。 至於如何找到這些高報酬的策略,這本書給了我幾個方向,目前有一些很粗淺的想法,期待看到更後面或 Ray Dalio 的下一本書能夠有更多的啟發。 《喜悅,從一個呼吸開始 》 又是一本中文版都出了,我英文版還沒看完的書。整整一年啊… 我很喜歡陳一鳴的書,也看了他所有的演講,包括 Search Inside Yourself 的教學影片。 有時我會感到不安與焦躁,卻找不出原因。我從我的身體感受到 — 我的呼吸急促、短淺,我的雙手雙腳坐立難安。禪修幫助我找出它的根源。 情緒會反應在生理上,當你感到憤怒時,很有可能發現胸部或手臂緊繃。在情緒剛升起的那時候,我們不容易感覺到,但是如果練習過正念一陣子,卻可以發現到身體的改變。 要放鬆情緒不容易,但要放鬆身體是辦得到的。幸運的是,放鬆身體的同時,你也放鬆了情緒。 有創意的頓悟往往伴隨 α腦波同時出現,尤其是在大腦的右半球。α 腦波和平靜有關,它們往往在放鬆的狀態下出現,例如漫步、沖熱水澡,還有 — 禪修。...

February 21, 2018 · 1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