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寫下一個觀念 3

第四週都要過完了,今天才補第三週…其實大部分週日就寫完了,就卡在其中一天的啟發沒寫,一卡就卡了一週 Orz 1/15 (一) 跟投資人或顧問定期更新進展,除了持續性很重要。我覺得還有三個重點:關鍵的數據、誠實透明講好的跟不好的、你學到了什麼。架構要很清楚,投資人可以決定要不要看這段,或是在信的開頭寫一小段整理。 — The Startup Chat 今年的一個方向就是想多跟外部資源合作,尤其想試試找不同顧問。這時候定期的彙報就很重要。除了上面講的四點,pocast 中還有提到一個,如果他們給你建議,不管你有沒有照他們建議的做,都要給他們回饋。 p.s. Hiten Shah 說他會收到很多公司的更新,但幾乎沒有撐過 6 次以上的。 1/17 (三) 我覺得去嘗試做些人們認為太瘋狂、不可能成功的新東西是一件很好的事。如果有人說這想法太瘋狂、笨蛋才會去做,反而會讓我多關注它一點。 — Sam Altman 這想法其實跟霍華馬克斯的觀念一樣,你不可能做跟別人一樣的事,卻獲得不同的成就。如果你想要獲得比別人跟高的報酬,你就要做跟別人不同的事,而且你還要是對的。霍華馬克斯在講投資,Andy Rachleff 跟 Sam Altman 把它推到了更廣的範疇。 1/18 (四) 只有正式上線後你才能迭代產品,在那之前,就算你不斷調整,也只是在打造產品。迭代是上線之後的事,如果你想迭代,那就上線。 測試給你模擬的答案,上線給你真實的答案。  — Jason Fried 當初 Jason Fried 一發這則 tweet,下面就吵翻天。許多設計顧問砲轟他認知有問題(擔心大家真的不再重視開發前的設計測試,會讓他們少賺很多錢。) 《Google創投認證!SPRINT衝刺計畫 》這本書的作者也在他的 podcast 上討論這則貼文。總共兩集,第一集 是兩個主持人討論,第二集 更邀請到 Jason Fried 本人來分享。 其實 Jason Fried 要表達的很簡單:上線前,不管你做再多測試,那都只是模擬的答案。如果你想要藉由迭代優化產品,那一定得上線,做再多測試都沒用。 Intercom 有一篇文章:不決策的隱藏成本 ,講得也很類似。 Jeff Bezos 說:「亞馬遜的成功,取決我們每年、每月、每週、每天做多少實驗。」 1/18 (四) 只有正式上線後你才能迭代產品,在那之前,就算你不斷調整,也只是在打造產品。迭代是上線之後的事,如果你想迭代,那就上線。...

January 26, 2018 · 1 min

向迪士尼、Airbnb 學習打造關鍵時刻

Illustrated by Y SU 我們都希望使用者向朋友推薦我們的服務,不管你是網路服務、餐酒館、健身房、甚至是百貨公司。如果我們能夠打造出打造一個使用者願意口耳相傳的產品,那就可以在投入少少廣告甚至不用廣告的情況下,就可以有許多宣傳以及正面的口碑。 但是要怎麼做到呢? 在網路行銷領域,有一個詞叫 Aha-moment,它指的是使用者覺得「哇!原來這產品提供的服務這麼棒。」的時刻。當使用者體驗過了 Aha-moment,他有很高的機會會留下來繼續使用你的產品。以 Facebook 來說,它的 Aha-moment 就是當使用者在 10 天內交到 7 個朋友。 這個觀念很棒,但是我之前比較不知道背後的原因,以及如何去設計這個 Aha-moment。最近在這議題上思考了很多,有一些更深入的認識。 這篇文章有五個段落: 為什麼我們回憶迪士尼的體驗會覺得很美好 人們對經驗的回憶取決於峰終定律 (Peak-End Rule) 打造卓越的體驗就是打造情緒的巔峰時刻 Airbnb 不問痛點,而是問驚奇 優先打造驚奇,小問題後面解決,對獲利更有幫助  為什麼我們回憶迪士尼的體驗會覺得很美好 想要理解 Aha-moment 這個概念很簡單,這邊用《The Power of Moments 》的例子:回憶迪士尼樂園之旅來說明。 想像我們去迪士尼樂園,如果我們去統計每一秒快樂的程度,很有可能大多數的時間沒有比在家躺在沙發上更快樂。你不用在大熱天頂著大太陽,在那邊人擠人走路排隊,也不用為了買隻熱狗花 10 幾塊美金。大多數的時間裡,說不定躺在沙發看電視吃冰淇淋會更愉快。 但是,當我們事後回憶這段迪士尼樂園的體驗,它很有可能這是我們這一年中最好的回憶。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記憶跟我們想像的很不一樣,我們對經驗的回憶並不是那麼平均。 當我們去回想一段經驗的時候,我們並不是去把每一刻的情緒做平均,而是只回憶那些片段、畫面、特定的瞬間。 在所有的瞬間時刻,有兩個時刻是我們印象最深刻的,第一個是情緒的巔峰時刻,不管是最好或是最壞的時刻;另一個是結尾。 所以當我們回憶迪士尼樂園的時候,我們想到的是那些驚奇、溫馨的時刻,而不是那些我們在大熱天下走路排隊、汗流浹背的時刻。  人們對經驗的回憶取決於峰終定律 (Peak-End Rule)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納曼做過一項實驗:請受試者先將一隻手放到能引起疼痛體驗的冰水 60 秒;之後請他把同一隻手放入另一個能引起疼痛體驗的冰水 90 秒,只是在後面的30秒裡,他偷偷提高了冰水溫度,降低疼痛的程度。...

January 18, 2018 · 1 min

每天寫下一個觀念 2

這邊紀錄我每天看到、聽到覺得不錯的觀念,希望能藉此更內化到自己的行為和思維模式。 這週主要是跟睡眠、生產力有關,另外還有一天是文案的技巧。 1/8 (一) Ray Dalio: 絕對不要晚睡,有沒有睡滿八小時沒關係,但一定要在 12 點前上床。 Tim Ferriss: 我近兩年才認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我以前是個很晚睡的人,每天都四五點才睡,然後很晚起床。我發現這與我當時情緒嚴重低落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我想要再重複你提到的早睡,例如 11 點上床,這對我來說有巨大的幫助,它減緩了許多關於情緒低落的問題。- Ray Dalio on Tim Ferriss Show 這兩年也越來越覺得早睡早起不只跟專注力有關,對情緒也有不小影響。今年其中一個期許就是可以早睡,剛好看到這段訪談,讓我想到去年做的早起實驗 ,那一週的精神和心理狀態都很不錯,所以這週開始也更嚴格要求自己要在一個時間內上床。 1/9 (二) A 五金行 錘子、螺絲刀、電動工具、家用修繕工具、草坪及花園設備。保爾森公司有你要找的五金工具⋯⋯價格平易近人! B 五金行 「巧手傑克」可不是一般的五金行。我們是一家五金超級市場!本店供應 343 種零件、28 種釘子、86 種捲尺、43 種粗細規格的砂紙、 16 種形式的錘子、28 種螺絲刀、47 種鑰匙以及 35 萬 4 千個螺栓和螺帽的日常存貨,所有頂級供電動工具都物美價廉,包退包換,包你滿意。— 《懂顧客心思的文案最好賣 》 這本是最近很喜歡的一本文案書,上面是書裡其中一個重點:具體。在這章節理他舉了三個例子講具體的文字帶來的不同好處,包括讓顧客覺得你的產品比競爭對手要好、讓顧客腦海裡產生生動的畫面。 這本書很多例子我都很喜歡,上面只是舉一個印象最深刻的。 1/10 (三) 你要如何幫助公司成長和規模化,你如何幫助公司在早期就能找到三到五位關鍵角色,組成一個很棒的團隊。 — Josh Elman 回答如何成為一位好的創投 因為很喜歡 Sam Altman 和 Y Combinator,自己也因為股票的關係對投資有不少研究,所以對創投蠻有興趣的,未來如果有機會的話想接觸看看。 這段話提到一個好的創投,核心能力就是幫助公司成長。Josh Elman 本身是一位很出色的產品人,因此他可以幫助公司把產品做好。但是他提到像 Reid Hoffman 這類出色的創投,他們的核心能力是引薦關鍵人物進到公司,而這是他接下來要持續學習的。...

January 15, 2018 · 1 min

每天寫下一個觀念 1

常常在書裡或 podcast 裡聽到一段話覺得很有啟發,但沒記下來就忘了。日後再次接觸到這個觀念,一面覺得「啊!這個我有印象,上次也有聽到。」另一面總會想,「如果我上次沒記下來,那其實跟沒獲得任何啟發一樣。」 所以今年開始,想把週一到週五每天看到、聽到覺得不錯的觀念紀錄下來,希望能藉此更內化到自己的行為和思維模式。 1/1 (一) 學習有三個目標:解釋問題、解決問題、預測問題。評估學習有沒有成效的方法很簡單:學習之後,你的行為和認知有沒有發生改變? —《精準學習 》,成甲 最近一直在思考要怎麼讓學習更有成效,不要看了都沒用到,之後就忘了。呂世浩老師說:「如果讀完一本書,書還是書,你還是你,那這本書你就白讀。」 目前想到的做法是: 實務面:看完以後建立檢查清單,或跟既有的檢查清單整合,例如「每日效率檢查清單」、「文案撰寫檢查清單」。關於檢查清單的建立可以參考《檢查表:不犯錯的祕密武器 》 理論面:用簡短但不簡單的方式說就是建立查理孟格所說的「思維模型」,我以前其實不覺得這觀念很厲害或有什麼幫助,不過這幾天慢慢抓到一點訣竅,也許看完 Ray Dalio 的 《Principles 》後會更有概念。 1/2 (二) 重複看自己知道的知識無法幫助你成長。去看這些書裡推薦的書單,會推薦是因為作者覺得它對自己有所啟發、是他接觸到的新東西,你很有可能也可以從中去獲得新的知識。 1/3 (三) 使用者不買時間,時間是企業付出的東西,不是使用者得到的結果。會讓使用者付費購買的是結果,他們要的是這東西帶來的價值。 —《Implementing Value Pricing 》,Ronald J. Baker 這句話把我設計產品的方法論與定價的方法論結合在一起。在設計產品上,我很喜歡 Jobs-to-be-Done 這個框架,中文書可以參考《創新的用途理論 》。定價理論我目前則是遵循 Price Intelligently 分享的 Value Pricing 框架。 以前雖然覺得這兩個有些共同點可以融在一起,但沒有很認真去思考它。最近透過重新設計財報狗定價方案,有了很多實務上的連結。這段話也許一般人會覺得理所當然,不過我看到的當下有種開了一竅的感覺。 「人們不想買四分之一吋的鑽孔機。他們需要的,是四分之一吋的洞」—Theodore Levitt 1/4 (四) 我們的記憶跟我們想像的很不一樣,我們對經驗的回憶並不是那麼平均。我們去回想一段經驗的時候,並不是去平均每一刻的情緒,而是只回憶那些片段、畫面、特定的瞬間。—《The Power of Moments 》, Chip Heath、Dan Heath 這是奇普·希思、丹·希思兩兄弟的新書,他們過去寫過《改變,好容易 》、《創意黏力學》、《零偏見決斷法 》三本書。這三本我覺得都很棒。 這句話讓我跟很多觀念連結,例如 aha-moment、Airbnb 的「 11 星體驗」理論、峰終定律 (Peak-End Rule)。我這幾天一直在思考這個觀念,不誇張的說,它完全改變了我對設計產品、排序工作事項優先度的想法。...

January 6, 2018 · 1 min

2017 年從投資學到的三件事

台股大盤今年至今的報酬 18.4%。我目前報酬率比這高一些,也比去年及歷史平均來的高。雖然不是超額報酬最高的年度,跟身邊的人比也差一大段,不過對比我今年投入的時間算非常好了。 今年分配在投資的時間非常少。研究標的的時間每個月不到兩小時,比起往年大幅減少。投資書籍也沒讀幾本。能有這樣的績效大部分是運氣,持有的標的大部份是前幾年買入的部位和投資過的標的,另一部分則是朋友分享的標的。 以下分享三個今年的心得 儘早設計方法驗證自己想的對不對 投資股票就是先判斷一間公司的合理價值,然後在股價遠低於合理價值的時候買進。 我評價一間公司合理價值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根據公司所擁有的資產去評價。跟我聊過的朋友都知道我很喜歡這種方式。這類投資機會出現在公司的資產價值沒有反應在獲利上,導致公司資產價值被低估。這種情況對於什麼時候能反應價值毫無概念,可能很快,也可能再過十年。然而公司價值並不會隨著時間成長。 跟上面這個相比,另一種我在使用的投資方式,則是比較常見的根據公司獲利評價。這邊尤其是針對預計 3~6 個月就可以獲利了結的投資方式。它是藉由分析公司的產業、產品,進而對未來半年到一年獲利表現有一個預期,因此可以估算出一個公司的合理價值。雖然不一定很肯定,但至少心裡有一個底,而且隨時可以對照最新發展,看看預期進度如何。 之前常思考,雖然第一種方法對於報酬率比較無法掌握,但是不是多投資一點在這類型機會,整體報酬率會比較高?因此這兩年配置了幾檔在我覺得資產目前被低估蠻多,但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反應在獲利上的股票。 結果呢?報酬雖然還可以,但是遠不如第二種方法的投資標的。第一種投資方式找出來的標的的確有報酬率 50%、60% 的,但那畢竟不是常態,再來是等待發酵的時間很長,這中間可能可以投資三輪 20% 的標的了,而後者的報酬是 72%。 但更重要的則是在這之中體會的一件事:儘早設計一個方法去驗證你的想法。⁣過去看到第一種方法漲上去但沒買的標的會覺得可惜,覺得自己很像做錯了什麼。但現在則會知道那只是少數股票,平均來看沒有比較好。知道這點對於往後的決策會更有方向。  你必須做跟別人不一樣的事,才能獲得不一樣的報酬 今年接觸到很多散戶在投資各階段會考慮的問題。最大的心得是:大眾散戶不是想要會賺錢的股票,他們只想要自己喜歡的股票,而且這「喜歡」多來自社會認同。 成交量小的股票不敢買 這檔股票沒聽過不敢買 負面新聞很多不敢買 漲這麼多了還可以買嗎? 跌這麼多了還可以買嗎? 隨便舉例上面幾個常見的顧慮,其實超過一半可能就是超額報酬的來源。不過因為社會並不認同它們,因此成為散戶避之唯恐不及的特徵。 但大家都還是沒有去思考過,如果做跟別人一樣的事,為什麼能夠拿到比別人好的成果?⁣如果你想要追求的是超額報酬,就必須去做那些社會不認同的決定,才有機會獲得更好的成果。 回到自己的投資方式,我現在也越來越注重在沒有人關注的機會上,我發現這個領域的投資效率很高。除了投資,在商業上也是如此,Wealthfront 和 Benchmark 的創辦人 Andy Rachleff 在許多訪談裡都有提到同樣的概念:去做那種一開始大家不看好,但其實是一個好機會的生意,更容易獲得巨大的成功。 多閱讀舒適圈外的書 今年投資書籍讀很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對閱讀投資書籍有點倦怠,覺得讀不到什麼令人興奮的新觀念,台灣出版社出的也都是幾年前就看過的舊書。 不過這幾個月開始讀一些本來不會讀的投資書籍,或是聽一些過去沒有興趣的 podcast 主題。學到許多我覺得有趣的概念,對原本的投資方法也有更新一層的認識。明年的方向之一就是去驗證這些新的技巧,看看能不能為自己或他人的報酬有所幫助。 總結來說我覺得有幾點行動建議: 盡快建立一個方法去實驗不同行為帶來的產出,然後才得以判斷何者較好 勇於嘗試與他人不同的作法,把它當作一個可能成功的原因而非一個不確定的風險 持續閱讀新東西,然後大量輸出

December 28, 2017 · 1 min

為什麼留存率是 SaaS 產品最該關注的指標?

Illustrated by Y SU 近幾年許多行銷人開始將目光從廣告、行銷活動等獲取客戶的角度,轉移到留存率 (Retention)、使用者參與 (Engagement)。這篇文章整理了網路上關於留存率的討論,分享為什麼我覺得留存率是網路公司 (尤其是 SaaS 類型) 最值得投資的指標。 整體來說,原因有以下三點: 留存率是最能判斷產品好壞的指標 長久的成長需要靠留存率 提升留存率對各面向都有幫助,尤其是獲利  留存率是最能判斷產品好壞的指標 如果只能選擇一個指標,來分析成長最快的前 1% 產品和剩下的 99% 產品差在哪裡,那就是留存率。 我們可以看下面這張根據 Google Play 上 Apps 的排名,排名最前面和後面 Apps ,不同留存率曲線圖。 這張圖的橫軸是時間,縱軸是有多少比率的使用者留下來。第 0 天都是 100%,之後這數字會隨著時間下滑。舉例來說,如果第 30 天的數字是 20%,表示 30 天後只剩 20% 的使用者使用這個 App。 Android Apps 留存率曲線 (資料來源:Andrew Chen & Quettra) 我們可以發現在 Google Play 上面排名最前面的 10 個 Apps,留存率高於在它之後的 50 名,這 50 名又高於後面的 100 名。也就是說,留存率越高的 Apps,在 Google Play 上越有可能排名在前面。...

November 25, 2017 · 2 min

Airpods 跟推薦 5 個創業 podcasts

2019 年更新版:2019 年推薦的 40 個商業、投資、自我成長 podcasts 使用 AirPods 兩週後,我覺得這東西真是太神奇了,少掉線以後耳機方便度大增,而且完全不用擔心沒電,我在外面幾乎隨時都戴著它。 我目前訂閱 40 幾個 podcast,有時一天新增的內容就四小時,以前就算我過濾掉不感興趣的主題還是聽不完,但現在不但可以聽完當日的,還可以往前聽之前留下來的內容。  順便推薦幾個最近很喜歡的 podcasts: Master of scale 是 LinkedIn 創辦人 Reid Hoffman 主持的 podcast,訪問他的大牌朋友們關於公司成長的各面向,例如 Airbnb 的創辦人聊他們早期歷程;Mark Zuckerburg 聊創立 Facebook 之前的故事;Sheryl Sandberg 聊公司文化。這也是我聽過最精緻的 podcast,每次聽都在想他們到底花了多少金錢和人力資源來做這個。 Internet history podcast 講的是網路公司或科技產品的發展故事,我從 Google 的歷史 那集接觸到這個 podcast,那兩集跟最新這集 iPhone 的故事都很有趣。 Greymatter 是矽谷頂級創投 Greylock Partners 的 podcast,講很多產品跟成長的分享,最新這集是跟 Y Combinator 舉辦的成長論壇上,幾個產品成長神人的問答:前 Twitter 產品成長負責人 Josh Elman、前 Airbnb 產品成長負責人 Gustaf Alströmer、前 Uber 產品成長負責人 Ed Baker,我還沒聽這集但很期待。Y Combinator 自己的 podcasts 我也是每集必聽。...

June 23, 2017 · 1 min

Facebook 成長團隊談產品成長 (Growth Marketing)

成長駭客 (Growth Hacker) 這個字出自於 Facebook 的成長團隊 (Growth Team)。最早是 Mark Zuckerberg 找了一群人組成一個團隊,這團隊唯一的目標就是讓網站成長。後來這文化和方式傳到 Dropbox、Twitter,之後整個矽谷都在建立成長團隊。Twitter 成長團隊的建立者就是 Facebook 出來的,Uber 和 Airbnb 也從 Facebook 的成長團隊中挖了不少人。 先確定人們喜歡你的產品,再來思考成長 成長的基礎是 product/market fit,你的產品必須是人們想要的。先確認人們喜歡你的產品,再去想成長。 好的產品跟留存率有關 判斷你的產品好不好,就看使用者留存率。觀察一段使用後,還有多少百分比的使用者繼續在使用你的產品。Facebook 觀察天、週、月的留存率數據。一個好的產品,他最後的留存率要是水平的,而不是趨近於零。 不同的領域會有不同的留存率,如果你是電商,10%、20% 的留存率就可以讓你很成功。如果你是社交產品,你的留存率應該要高於 50%。使用者持續使用你的產品就是判斷 product/market fit 最好的方法。 使用者不會因為你的產品好就主動來使用它 就算做出一個好產品,它也不會自己成長,你需要去推動它的成長。Facebook 廣告平台在成長團隊成立之後才爆發性成長。2012 年在 Facebook 上下廣告的人數年成長率只有 10%,對他們來說太慢了。於是廣告團隊找成長團隊來尋求幫助。成長團隊第一個問的問題是,它有沒有好的留存率曲線。 確定有良好的留存率後,成長團隊開始專注在獲取使用者 (acquisition),讓這個產品從 10% 的年成長率提高到 300% 的年成長率。到 2017 有 500 萬使用者,四年成長 16 倍。 由於這是一個好產品,而且很多人需要,所以他們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讓這東西更容易被人注意到。之前下廣告的連結被放在不容易被注意到的地方,有些企業會設立 Facebook 粉絲專頁,然而 Facebook 當時也沒有問他們要不要下廣告。為了讓大家更容易找到下廣告的地方,他們做了兩件事,一個是廣告可以打廣告,另一個是在登入的地方顯示下廣告的連結。這樣就讓他們使用者獲取率成長了一倍。 每一個小地方對成長都有巨大影響 成長有三個主要環節,第一個是獲取新使用者,這是每個人想到成長第一個會想到的東西。但另外兩個更重要,一個是以前使用過你產品的人,能不能讓他們回來;另一個是流失率,多少人曾經使用過你的產品,但後來不再繼續使用。這三個比率只要能改善 1%,都會對整個成長有巨大的影響。 Facebook 把成長視為一個產品 Facebook 把成長視為一個產品,所以一個產品團隊會需要的人,在成長團隊裡都有。PM、設計師、分析師、工程師。就像一個產品團隊的目標是一個產品例如 Facebook 動態牆、個人頁,成長團隊的目標就是優化指標。 好的成長行銷人員有三項特質,他需要有電子行銷的背景,可能是以前做過 SEO、SEM、Email 行銷、轉換率優化等等。他也需要有一些分析資料的技術能力,例如 SQL。最後,他會是一個解決問題的人,他能夠提出答案,而不是仰賴別人給答案。...

April 18, 2017 · 1 min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然後快速成長

「有好幾個方向,但不知道該選哪一個。」 「有想法,真的能聊的人不多,你如果有覺得不錯的人或聚會可以介紹一下。」 「我想變強。」 這幾週跟一些舊朋友、新朋友聊天,都會討論到同樣的主題——變強。我很慶幸自己周圍有這樣的一群人,不管在魔術、創業、投資、炒股(咦?),都持續在追求成長。我從他們身上不斷受到新的刺激和啟發。當然也會聊到有時候不知道從哪開始,或是徬徨時遇到的瓶頸。 這就是在這篇文章裡,我想分享的內容。 如何決定自己要投入的領域 認識那個領域的傑出人士,並盡量幫助他人 如何把事情做好 早期的努力會有複利的效果 相信自己做的事是重要的,並且不斷取得小成功來維持動力 不要錯估風險,人們不會後悔做過的事,只會後悔沒做過的事 越早開始,越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這些內容主要來自 Sam Altman 的訪談影片,同樣的主題他們之前也找過 Facebook 的 Mark Zuckerburg 和 Tesla 的 Elon Musk。我覺得這次的訪談跟前面幾位不同的地方在於,Altman 談論更多關於自己如何成長、如何影響未來,而不是站在公司或企業的角度。整場訪談看完,我有很大的收穫,這篇文章整理了我的一些啟發。 整段影片圍繞兩個主要的概念:決定自己要投入的領域,以及把事情做好。  如何決定自己要投入的領域 「欸,你畢業後要幹嘛?」 「不知道,反正先找找看工作,先做再說吧。」、「看薪水啊,找個薪水比較高但不會爆肝的。」儘管在台大,這樣的對話還是很常出現。 很多人都會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好,或是看一些如何提高效率的工具書。但除此之外,Altman 同時也花了許多時間去思考要做的事情是什麼。他認為我們應該花時間認真思考該把時間用在哪邊,然後去選擇重要的事情來做。這可以從以下三個面向去找交集。 你擅長什麼 你喜歡什麼 你對這世界可以貢獻什麼價值 很多人一開始就直接去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做為一種嘗試。這沒有不對,不過先花點時間,認真思考這三個面向能夠幫助你更快找到未來最有影響力的領域。 認識那個領域的傑出人士,並盡量幫助他人 一旦決定要投入的領域後,你就要開始努力提升自己,包括盡可能地學習這個領域的東西,以及認識這個領域中傑出的人,最好能跟他們一起做事。 找到一群優秀的夥伴共事是很困難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你必須願意接受環境改變。不管你在什麼領域,一定有一群人在這個領域有不錯的表現,值得你接近他們。YC 作為一個新創公司的孵化器,他們每年會舉辦兩次的徵選,邀請獲選的團隊搬到矽谷,接受他們的指導及和其他團隊交流。這項作法有時候會被譴責,認為不該要求團隊搬來矽谷,但是 Altman 認為這機會對許多人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 另一個他學到的重點是多幫助其他人,儘管不是為了短期的回報,或是根本沒有任何要求回報的意圖。但時間一長,當初的幫助總以各種形式回饋到他身上。人們的職涯有時候會受限於認識多少優秀的人、這些人之中能與幾個共事、或一起做一些事情。幫助很多人跟花費許多時間在許多人身上使他受益匪淺,例如他有機會投資他們日後的公司,或是在一些組織裡共事。所以盡力去幫助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某部分令人驚艷,或是會將事情做好的人,能夠讓你獲益良多。 如何把事情做好 你想完成一件偉大的事情,現在已經有了目標、團隊。接下來,把事情做好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October 21, 2016 · 1 min

Sam Altman 對 Mark Zuckerberg 的訪談

Sam Altman 對 Mark Zuckerberg 的訪談 前幾天 YC 放了一個 Sam Altman 對 Mark Zuckerberg 的訪談,裡面有很多有趣的觀點,本來想說有時間的話簡單翻譯一下,不過沒想到才過沒幾小時就有翻譯 出現了,不如就來分享幾個自己覺得有趣的點。 創業不能從想要錢著手? 第一個是 Altman 問 Zuckerberg 會給最初期的團隊什麼意見。Zuckerberg 認為,做產品應該要從解決問題著手,而不是從你決定要開一間公司開始。最頂尖的公司創辦人都是立志能夠帶給社會一點變化的,而不是那些出發點是想要賺大錢、或想要有很多人為你工作的人。 這可能是整段訪談中,我唯一覺得有討論空間的點。前一句沒有問題,這跟 YC 一直以來的建議一樣: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不過我有點好奇 Altman 聽到後面那句有什麼想法,畢竟 YC 創辦人 Paul Graham 當初創業就只是因為很窮想要錢,他對第一間公司 Artix 要解決的問題沒什麼興趣,後來的第二間成功賣給 Yahoo 的公司 Viaweb,初衷也是等別人來併購。 如果你沒有做出一個使用者會喜歡的產品、沒有解決到他們的問題,我想很難成為一間成功的企業,但這跟你出發點想要錢似乎並沒有互斥,畢竟我可以同時想解決某個問題,同時又想賺錢。 Facebook 的人才文化 前一點只是覺得有趣,但其實沒有深入討論的價值,接下來這點我覺得就是這段訪談的精華了。 Altman 一直很推崇 Facebook 的招募,原因是 Zuckerberg 砍人不手軟,他認為把公司文化不合的人留在公司,是對新創公司殺傷力最大的事情之一。但這次的訪談,卻聽到了 Zuckerberg 對於吸引人才的想法。 傳遞理念 第一個故事是當時 Facebook 拒絕 Yahoo 十億美元的併購,在當時的環境,一間新創公司最好的結局就是被別人收購,然後創辦人、投資人、員工都發財,可是 Zuckerberg 居然拒絕了這個收購提議,在這之後不到一年,公司的人大量離職,甚至所有的管理階層都因為不相信 Facebook 可以達到更高的成就而離開公司。 Zuckerberg 的這件事的說法是,他當時還不擅於傳遞公司的理念,也就是他一直掛在嘴邊的 “connect the world”。這些管理階層沒有跟他一樣的願景,因此他沒辦法留住他們。我對 Elon Musk 也有相同的感覺,儘管大家都知道 Tesla 跟 SpaceX 很操,禮拜六沒有主動加班還會被老闆嫌,但還是有很多人因為相信他的信念,會願意加入他的公司。...

August 19, 2016 · 1 min